低鈉鹽什么人不能吃?低鈉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低鈉鹽的,那么,究竟那些人不適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低鈉鹽介紹
低鈉鹽是一種健康食鹽。以加碘食鹽為基礎,添加一定量氯化鉀(含量約30%)。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氯化鈉70%左右),富含鉀(氯化鉀30%左右),有助人體鈉鉀平衡,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低鈉鹽的兩大功能:減鹽不減咸,幫助人體鈉鉀平衡;重要功效:防控高血壓。
低鈉鹽什么人不能吃
低鈉鹽像許多飲食和藥物一樣,雖然其自身有很多的優勢,但是它并不適合每一個人。
1、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以下三種情況不宜服用低鈉鹽:
①腎功能不全:鉀離子是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如腎功能受損,久而久之就會引起鉀離子蓄積,出現血鉀升高。當血鉀超過5.5mmoL/L,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就非常高了。
②服用ACEI和ARB類降壓藥物:ACEI就是普利類藥物;ARB即沙坦類藥物,服用上述兩種降壓藥物的同時再應用低鈉鹽,患高血鉀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
③服用螺內酯:它是一種利尿劑,也是一種降壓藥。它通過抑制醛固酮發揮作用,醛固酮降低,鉀離子排出受阻,血鉀就會升高。
2、腎臟病人也要慎重食用低鈉鹽,因為低鈉鹽含有較多的鉀,腎臟病人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障礙(如尿毒癥)患者若食用較多的鉀,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堆積在體內會造成高血鉀,容易造成心率不整、心衰竭的危險。
3、對于甲狀腺機能亢進者來說,可以食用無碘鹽,但不能食用低鈉鹽。
4、兒童由于腎功能發育不完善,也不宜長期食用低鈉高鉀鹽。
適用人群:最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以及身懷六甲的孕婦長期服用。但高鉀藥物服用者和腎功能不全、高血鉀患者須遵醫囑。
食用低鈉鹽的好處
低鈉鹽特適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以及身懷六甲的孕婦長期服用。
低鈉鹽可以說是專門為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量身訂做的一種健康鹽。低鈉鹽里減少了氯化鈉的含量,改用氯化鉀來增加咸味。高血壓病人食用低鈉鹽,可改善高血壓治療的效果,減少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腎并發癥。
對于高血壓患者和老人來說,減少鈉鹽的攝取,血壓就可以下降。短期試驗發現,中度減鹽可以平均降低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4.9mmHg(毫米汞柱)、舒張壓2.6mmHg。中長期研究顯示,對50~59歲的中年人,每天減少1.2克的鈉(3克鹽),平均可以使高血壓病人收縮壓降低7mmHg,血壓正常者降低收縮壓5mmHg。
我國臺灣做過一項有關“低鈉鹽對降低血壓功效的研究”,以兩千多名老人作為對象,其中八百多人在三餐烹調時改用低鈉鹽,而另外一千四百多人仍然食用傳統精鹽,經歷三年半的追蹤發現,食用低鈉鹽的老人比食用一般精鹽的老人,死于心臟血管疾病的整體死亡率降低了一半。
低鈉鹽每天吃多少才最健康
低鈉鹽適當降低了食鹽中的鈉含量,增加了鉀含量。過量的鈉會直接引起高血壓等疾病。中國疾控中心的調查發現,每3名成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因此減少鈉的攝入十分必要。正常成人每天鈉需要量為2200毫克,我國成人一般日常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鈉1000毫克,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毫克左右(大約3克食鹽)。但因為對咸味的偏好,絕大多數人鹽的攝入量遠遠超過3克的水平。目前,市民一般食用的普通鹽氯化鈉含量超過了98.5%,而國家推廣提倡的低鈉鹽,氯化鈉含量只有75%左右,其余25%的成分主要為氯化鉀。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鹽量)的攝入量是6克,而我國居民的攝入量遠高于這一標準。因此,不管是哪種鹽,食鹽只是調味品,即使吃低鈉鹽,也盡量控制在6克以內。
低鈉鹽什么人不能吃?針對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吧?不論精鹽、低鈉鹽都要少用,對一般人來說,主要的目標是在於減少鹽分的攝取,少鹽就少鈉。所以,無論是吃低鈉鹽、美味鹽或精鹽,都應該少用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