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全家團圓的日子,南方叫湯圓,北方叫元宵。叫法不同,制作方法也稍微有些不一樣,民間常說“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餡料放在糯米面里滾,餡較小,粉較多,煮出來很實在,又容易硬心。湯圓是像包餃子那樣,把餡料包進糯米面。相比之下,湯圓的口感比元宵細膩爽滑。吃湯圓的時間是在中午,這時人體的胃腸功能最強,也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湯圓里過多的熱量。
熱乎乎地吃湯圓在煮熟的過程中,糯米團中的淀粉經過加熱會溶脹,分裂形成均勻的糊狀溶液,淀粉的糊化可以大大改變甚至破壞食物中淀粉的團粒結構,有助于消化。所以湯圓熱著吃容易消化,冷著吃則完全相反。
煮湯圓也要講究搭配為了更健康地吃湯圓,湯圓的吃法也更為講究。
湯圓怎么吃正確?怎么吃健康?
一來可以選用一種沒有餡心的小珍珠湯圓,只有花生米那么大,沒有加糖加油,同時也要謹記少吃為好;
二來可以搭配一些粗纖維、促進消化的食品,如芹菜、山楂、生蘿卜等,粗纖維會促進腸胃的蠕動,降低因為吃元宵造成胃部不適的可能性,還有利于促進油脂的消化吸收;
三來還可以嘗試一下米酒湯圓,米酒甜潤爽口,而且具有健脾開胃的功能,做成米酒湯圓后,可以活血通絡。喝湯也有益處糯米中含有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這些維生素在煮的過程中,一部分就溶于湯中了。
因此,喝湯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即民間常說的“原湯化原食”。在吃湯圓前喝點原湯,還能使食物能順利下咽。
但要注意的是,喝湯一定要注意別在湯里再加糖,以免增加熱量的攝入。少吃油炸湯圓元宵節(jié)的湯圓花樣百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正是油炸湯圓,其外酥里嫩的口感往往得到更多年輕人的青睞。
但是,湯圓本身熱量、脂肪含量高,經過這么一炸后,又吸收了更多的外來脂肪,不但大幅地增加了它的熱量,吃之后還容易感覺膩、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