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質檢核心指標:安全與品質的基礎
選擇速凍食品時,應重點關注其微生物指標(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理化指標(如過氧化值)。微生物超標可能提示生產衛生條件不佳,而過氧化值(以脂肪計)超標則通常反映油脂氧化變質,例如有抽檢發現速凍水餃的過氧化值實測值遠超國家標準上限(標準指標:≤0.25g/100g)。購買時,可以留意產品包裝上是否有清晰的執行標準(如SB/T10379)和食品生產許可證(SC)編號,這些是合規生產的基本保障。
優選口碑良好的品牌和品類
一些知名品牌在原料控制、生產工藝和冷鏈管理上相對嚴格。例如,速凍面米制品(如餃子、包子)是常見的囤貨選擇,選擇時注意查看餡料含量,部分標準要求肉類餡料含量不低于25%。速凍火鍋料(如魚丸、牛肉丸)選擇時應注意其彈性和配料表,避免過多添加劑。速凍蔬菜(如青豆、玉米粒)能較好地保留營養,但購買時要注意其色澤和形態是否自然,避免購買顏色異常或結塊嚴重的產品。
細讀標簽與配料表
仔細閱讀食品標簽是避開“品質陷阱”的關鍵。配料表應按含量降序排列,排在前幾位的是主要成分。對于宣稱“含肉”的產品,可以關注其具體肉含量。儲存條件必須明確標注“-18℃及以下保存”,若標示模糊不清,則需謹慎購買。
評估包裝與外觀形態
良好的包裝能有效保護產品。檢查包裝是否完整密封,有無破損或冰霜。若包裝內有大量冰晶或粘連,可能意味著產品經歷過溫度波動或反復凍融,品質已下降。解凍后,品質好的速凍食品應能較好地保持原有的形態和色澤。
合理囤貨與科學儲存
即便購買了合格的速凍食品,家庭儲存也不容忽視。應確保家用冰箱冷凍室溫度能達到-18℃或更低。不同品類的速凍食品保質期差異較大,囤貨時需注意區分,并遵循“先買先吃”的原則。定期清理冰箱,避免食品存放過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