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泗大米
法泗大米介紹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法泗鎮桂子山、金水河流域一帶,土地肥沃,雨量適宜。由于地理環境獨特,這里出產的大米粒型均勻,色澤鮮明,油質透明、清晰,呈玻璃狀,無白肚,在同類大米中首屈一指,占有得天獨厚之優,被稱為“法泗大米”。“法泗米”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對胃潰瘍等癥無副作用。2010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目錄。
法泗大米種植歷史
法泗大米歷史悠久,始于唐開元以前。據傳唐代中期,桂子山出了個皇太子,金水河為護城河。用金水河的水灌溉水稻,制作出的米飯粘性大,濃郁芳香,味鮮可口,舒適清新,令人食欲大增。長期食用可成“仙”,當地人又給它送了一個雅號———“水桂仙”。后來供皇太子御膳。
法泗大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法泗大米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法泗大米特點:
1. 感官特色:蒸煮時有自然的清香味,米飯口感潤滑細膩、清香味綿、粘性適中、適口性好,米飯表面有油光潤澤,涼后不回生。
2. 理化指標:
堊白粒率:≤10.0%,直鏈淀粉:7%–22%,膠稠度:≥65mm/。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