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糧油市場消費需求大增,各大超市內食用油整體“放價”走量,讓消費者矛盾的是,市場上食用油的種類越來越多,除了常食用的大豆油、花生油外,還有玉米油、深海魚油、核桃油等眾多品種。面對其高營養、高價格的“貴族”式宣傳,在食用油的選購上,多數市民眼花繚亂難以取舍。
日前,有記者走訪大同兩家大型超市了解到,超市里食用油品種眾多,品牌也有五六種,在賣點宣傳上各有著重,如橄欖油適合煎炸;玉米油易消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葵花籽油煮菜香,有利于心腦血管等,無不都是打著健康、綠色、有機、精選、特級等不同的標識來吸引消費者。
“現在油的品種太多了,讓人挑花眼了。”在永泰南路某超市挑選食用油的王曉霞女士說,除價格外,很難辨別到底哪種油適合自己,有些食用油價格不菲,號稱對健康好處多多,但味道上卻與普通食用油沒有太大的區別。
購買食用油的問題同樣讓家住福源小區的徐濤感到煩惱。記者在魏都大道東風里某超市看到她正在選購食用油,圍著貨架前轉悠了兩圈,反復對比還是不知道該選哪種好。她對記者說:“現如今購買食用油真是件費腦筋的事,市場上食用油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感覺好像現在啥都能拿來榨油。”
那么該如何選購有益健康的食用油呢?營養專家建議,優先選擇環保的茶籽油,這類食用油營養價值、食療功能和橄欖油類似,但卻比橄欖油實惠,耐熱性好,適合用來日常炒菜,而玉米油相對來說不太耐熱,適合制作加熱時間較短的菜肴。家常的要屬花生油了,但買花生油要優選壓榨油,還要選優質產品,因為土榨花生油容易污染黃曲霉毒素,這種毒素特別容易溶于油脂,對人體有害。來源:大同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