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家中的廚房備著不少干貨,比如紅棗、香菇、木耳等,很多人都有疑問:干貨不會壞,是不是真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決這個疑惑。
干貨其實只是曬干之后水分變少了,它還是含有水分的,它除了水分之外還含有一定的和蟲卵,在適當的條件下它也會重新繁殖,所以說干貨也是有保質期的。從超市購買有明確標識出有保質期的干貨,如果購買的是散裝的干貨,則可以從味道和泡發后的狀態來判斷是否可以放心食用。
那應該如何分辨干貨有沒有變質呢?
干貨的含水量是不能超標的,不能大于12%,如果超標容易吸潮長霉。不管是袋裝的干貨還是散裝的干貨,開袋還是沒開袋,只要是放了很久的,拿出來時步應該先觀察外觀,如果不是特別潮沒有發霉,顏色保持正常,就通過了,尤其是肉類干貨。
從外觀上看不出來的話,還可以用水泡一下,用40℃的溫水把銀耳泡在其中,2-3小時后很快就發起來了,然后聞下干貨的味道,泡過水的干貨更容易聞出變質酸臭的味道。除此之外,菌類和蔬菜類的干貨看下泡發后的狀態,如果是出水特別快彈性很好還有光亮即可放心食用。
一般來說,蔬果的保質期是3年,肉類的保質期為1年(易變質,要買帶包裝的),干果蔬菜和海鮮類的水分越少越好,掰開是脆的是好的。
除了干貨超過保質期就會有變質的情況發生,如果儲存環境沒有達到要求,即使干貨食品沒有超出保質期,也有變質的可能。所以合理的儲存方式很重要。就干燥而言,像我們常買的菌類,在常溫下吸水更少,要比放在冰箱里更利于保存。肉類的食品更容易滋生,所以放在冰箱里冷凍效果會比較好一些。是切塊,分開裝在盒子里。蔬果類定期曬一曬,降溫后密封保存。來源:鳳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