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湯是一道以綠豆和水作為主要食材熬制而成的湯,營養(yǎng)成分比較豐富,是經(jīng)濟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一種湯類。那么,綠豆湯為什么會變紅呢?怎么才能煮出綠色的綠豆湯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綠豆湯為什么不綠?
綠豆是綠色的,那么理所當然煮出來的湯也應(yīng)該是綠色的才對,可是為什么會煮出來“紅色”的綠豆湯呢?
這是因為綠豆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zhì)——類黃酮。這些類黃酮經(jīng)過熬煮,會溶解到湯里,可是這種多酚類物質(zhì)在氧氣的作用下,非常容易氧化變紅。所以,我們喝到的紅色綠豆湯,就是由于敞開蓋子熬煮,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加速綠豆湯中的“類黃酮”氧化造成的。
當然,綠色的綠豆湯在室外放置的時間如果過長,里面的類黃酮接觸到氧氣仍然會被氧化,久而久之綠豆湯的顏色也會變?yōu)樽攸S色,轉(zhuǎn)成褐色。
怎么才能煮出綠色的綠豆湯呢?
要想煮出綠色的綠豆湯,煮湯時將綠豆淘洗干凈,用大火煮沸,10分鐘左右即可,注意不要久煮。這樣熬出來的湯,顏色碧綠,比較清澈。
另外,在煮的時候就蓋上鍋蓋,蓋上鍋蓋后湯汁接觸氧氣少,避免了酚類物質(zhì)的氧化,煮出來的湯就是綠色的。
相比綠色的綠豆湯,紅色的綠豆湯非常適合懶人。一把綠豆,加上水,不用加蓋,大火煮。綠豆熟時,即可關(guān)火,省心。
綠豆湯制作要領(lǐng):
1.煮沸時間不宜過長,煮沸3~5分鐘,以清澈綠湯為佳。
2.取一只不銹鋼鍋,加水。煮沸后放入綠豆,蓋上鍋蓋。3分鐘后,舀出里面的湯,放在白色的大碗里面。這時的湯為綠色,澄清透明。這就是綠豆皮煮出來的真正顏色。
3.減少氧化,蓋上鍋蓋煮為宜。
4.避免用鐵鍋煮,因為綠豆中的類黃酮與金屬離子發(fā)生反應(yīng),會干擾綠豆的抗氧化能力及食療功效,并且湯汁變色。
5.煮綠豆湯時,綠豆皮自然脫落,不少人會把綠豆皮撇出來扔掉,這樣做實在可惜。綠豆皮,性寒味甘,能解熱毒,它的清熱功效比綠豆仁強。綠豆皮里還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如類黃酮等。
6.煮綠豆湯時,建議綠豆與水的比例是1:10,將綠豆在開水中煮成綠色清湯,進行豆湯分離,湯不僅是解暑飲品,還有功效。把煮湯時的綠豆撈出煮粥食用;用撈出的綠豆燉肉,肉的味道、口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