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食品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解凍了一包速凍食品,結果炒菜只需要用一小部分,于是,把剩下的重新放回冰箱冷凍。注意!速凍食品化過凍之后,千萬別再進冰箱!
所謂速凍,顧名思義,就是迅速地冷凍。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食品溫度降低到其凍結點以下的某一溫度,使其所含的全部或大部分水分隨著食品內部熱量的外散而形成合理的微小冰晶體,限度地減少食品中的微生物生命活動,以及食品營養成分發生生化變化所必需的液態水分,達到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天然品質。
那么食品加工中的“速凍”有多迅速,溫度又有多低呢?通常的要求是在30分鐘內把食品中心的溫度降低到零下5攝氏度左右,然后放在零下18攝氏度的環境中保存。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溫度根本凍死不了,它們只不過是由于溫度和水活度的降低,暫時進入冬眠狀態而已。
大多數食品還是需要解凍、重新加熱、甚至高溫烹飪才能食用。于是在解凍過程中會發生兩個重要的變化:一個是溫度的升高,另一個是水活度的升高。
當零下18攝氏度的帶魚升溫到室溫,隨著溫度和水活度的升高,各種可以導致食物變質的化學反應都逐漸加速,本來處于冬眠狀態的也紛紛蘇醒。由于冷凍過程中細胞膜被冰晶破壞,解凍后細胞液都流了出來,常溫下只要短短幾個小時,就可能讓帶魚中的數量翻好幾倍。
這時候如果把它做成紅燒帶魚吃掉,還不至于引起健康問題,但如果重新放回冰箱,帶魚細胞將進一步遭到破壞,也會大量產生,被凍了兩次的帶魚,更容易在短時間內變質。
對解凍后的食品進行二次冷凍非常不利于食品的保存,食物變質的風險會加大,所以解凍過的食品要盡量一次吃完。來源: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