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比較有名的一個節氣,不僅代表著夏天的來臨,同時也代表著人們又可以開始吃各種美食啦,當然不同的地方民俗風情不同,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相信不少小伙伴們都很疑惑立夏吃什么傳統美食呢,為什么吃這些呢?別著急,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立夏這天的美食。
對于立夏吃什么傳統美食的問題可謂眾說紛紜,小編就給大家舉幾個有名的例子吧。
1.鍋 邊 糊
用蜆子汁為湯,在鍋里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干皮后用鍋鏟刮到湯里,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后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
2.碗 糕
每年立夏日,是福州以風味小吃為主的美食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磨麥粉、米漿,做煎餅,炊碗糕。碗糕以小碗為模具,抹凈油,倒米漿,上面撒些芝麻,將碗上屜,旺火蒸15分鐘,出鍋將糕從碗中倒出即可。碗糕松、綿、軟、營養豐富,易于消化。
3.夏 餅
夏餅,俗稱“夏粿”。用麥粉或米漿加以佐料煎成。分甜、咸兩種。甜的,以前媽媽給做的都是加白糖的;咸的,加入鹽、蔥、韭菜或蝦皮、肉丁、蜆肉、蟶肉、蛋等;此時剛好是新麥登場,吃夏餅,寓有品嘗勞動成果與慶賞農作物豐收的韻味。
4.立夏丸子
在邵武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立夏吃圓子的習俗,圓子有分白圓子和黑圓子,白的是用純米槳,黑的是米槳加一種草藥燒的粉。白圓子是放小筍、芋子、光骨、香菇、目魚煮,黑圓子的是放姜放糖,立夏吃去濕氣水氣。
5.三寶
在連城,立夏日這天的午餐,家家戶戶必須吃號稱“三寶”的“銀豆腐”(先把柚子葉、竹葉燒成的灰摻入鹽 巴用水煮沸,冷卻后倒于陶器缸內,把豆腐放入,讓其浸泡數天即成)此乃一寶﹔“銀灰蛋”(用黃泥土加鹽水拌勻后,把鴨蛋整個糊起來,放進缸內40天即成)此乃二寶﹔三寶是面包。農家人吃完它們后,據說能起到清涼解暑的作用。
6.光餅
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面粉加少許食鹽烘制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
7.湯圓
其實這是非常古老的一種傳統流傳下來的,傳說當中我們在吃湯圓,要吃黑芝麻的湯圓,吃了黑芝麻湯圓之后一定就會像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且生活也甜甜蜜蜜,就像甜甜的湯圓一樣。所以立夏吃什么傳統美食,其實是跟我們國人特殊的食物情結有關系的。在我國,吃湯圓的節日一般都春節,元宵節和冬至,其實這也是跟當地的習俗有關系。雖然很少聽到有立夏吃湯圓的,但是也是有這么一些地方有自己特有的習俗。湯圓分甜跟咸,咸湯圓會加菜跟肉,配料跟甜的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說了很多想必大家已經知道立夏吃什么傳統美食了吧,其實不管是東南西北,在立夏,家家戶戶吃的都是形狀圓圓的食物,像餅啊,丸子啊,雞蛋啊等等,這么吃的原因是因為自古以來我國人對家庭和食物都有著特殊的情感,不管過什么節,大家都希望家庭美滿,團團圓圓,幸福甜蜜。來源:九州醉餐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