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下旬的時候,新季早秈稻開始從南到北陸續上市,海南、廣東等地開始收獲上市,江西、湖南等早稻主產區已進入抽穗開花期,距離大規模上市還有兩周時間。新陳交接時期,陳稻行情進一步趨弱,短期下行壓力仍較大。
新季早稻即將大量上市
目前,海南和廣東部分地區早秈稻已經開始上市,粵西2020年產新稻上市品種為“珍桂”,市場新稻糧源偏緊,收購價較往年有所上漲。湖南和江西這兩個主產區早秈稻上市時間預計在7月上旬左右。今年早稻較低收購價較上年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將提振后期農戶售糧的積極性。
南方雨水偏多,早稻長勢持續趨好。氣象監測顯示,截至6月26日,江南、華南大部早稻處于抽穗開花至灌漿乳熟階段。國內雙季早稻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22%、75%,一類苗較上周增加4個百分點,二類苗減少5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大部一季稻處于分蘗期,江淮、江漢大部處于三葉返青至分蘗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分蘗至拔節期。國內一季稻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28%、71%,一類苗較上周減少3個百分點,二類苗增加3個百分點。
政策拍賣行情小幅上漲
經過前期持續走弱,近兩周政策性稻谷拍賣行情又出現止跌回升趨勢,拍賣成交量和成交價雙雙走高。據統計,6月30日國家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向市場投放2014年至2016年產政策性稻谷179.4萬噸,實際成交38.9萬噸,成交率21.7%,成交均價2279元/噸。與上周同期相比,成交量增加8.7萬噸,成交均價上漲15元/噸。分品種看,粳稻成交量高達36.6萬噸,占比約94.1%;秈稻成交量為2.3萬噸,占比5.9%。
受粳稻市場糧源下降較快及新季早秈稻即將上市影響,政策性陳稻拍賣行情較前期有好轉趨勢,但整體成交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綜合統計,截至6月30日,2020年政策性稻谷累計投放4620萬噸,實際成交719萬噸,成交率15.6%,成交均價2229元/噸。目前出庫進度將近四成,整體仍偏慢。
國內稻谷供需持續寬松
今年,中央新增36.7億元支持恢復雙季稻,特別是早稻生產,受此支撐,國內早稻播種面積明顯增加,基本恢復至2018年水平;農戶中晚秈稻和粳稻種植意向相對穩定,預期面積平穩,產量或在上年減產基礎上恢復性增加。初步預計,2020年國內稻谷產量約2.06億噸,同比增加380萬噸。
受國家加大稻谷去庫存力度、進一步拓寬稻谷用于深加工和飼用消費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稻谷消費量將繼續攀升,約2.1億噸,同比增加820萬噸。預計2020年稻谷進出口量總體與2019年持平。整體來看,2020年我國稻谷年度供需缺口275萬噸,期末庫存2億噸,庫存消費比95%,供應繼續保持寬松態勢。來源:糧油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