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先機,備戰反彈市場
2020年2月21日,中央人民銀行行長在美國《英國金融時報》刊登署名文章強調,疫情對當今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信息沖擊性,但整體危害是短期內的、比較有限的。經濟發展的延展性強、現行政策室內空間充裕,疫情并不容易危害經濟發展長期性穩步發展。疫情之后,早期被抑止的消費和項目投資要求會獲得充足釋放,經濟發展會出現迅速反跳回暖。疫情過后,企業和品牌不僅不會踩剎車,而且會踩油門。
疫情之后經濟重回增長是一個長期課題,而大量新的機會也在孕育之中。作為第二十二屆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展(Hi&FiAsia-China)的主辦方之一,上海博華展覽有限公司將為食品行業帶來2020年首場以健康原料、食品配料為主題的行業盛會,為企業產能回暖、交易復蘇提供一次不容錯失的貿易商機。
回歸源頭,始于健康原料
大健康類產品在近幾年本身發展就十分迅速,連續5年的增速超過10%,今年的狀況更加特殊,疫情的突然到來,讓所有的消費者對健康有著空前的熱情和關注。就拿備受關注的系統的產品來說,銷售額在不斷攀升,據統計,2017年免疫健康產品市場規模為140億美元,預計2050年將達到250億美元。營養品和健康食品的節節攀升也帶動了各類健康原料和營養元素的關注度提升。除了大眾所知的復合維生素外,傳統功能原料如靈芝、大蒜、蛹蟲草、紫錐菊、接骨木、菌菇類的提取物也持續受到關注,此外,益生菌、姜黃素、巖藻黃素、β-葡聚糖等也將重點發力免疫健康。回歸健康食品的源頭,包括營養強化劑、動植物提取物、功能性原配料在內的健康原料、天然原料產品,將承包這一年的市場熱點。
多展聯動,探索藥食同源
近幾年“藥食同源”的理念已逐漸走入了大眾的生活,被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了解和接受。如同金銀花、枸杞、桔梗、甘草、黃芪等在此次抗疫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突顯出藥食同源的必要性。可見,未來功能性食品,尤其是植物來源的功能食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在大健康市場的高速發展下,大健康系列展會將于6月22-24日舉辦,浦江兩岸交相輝映,凸顯“食”、“藥”聯動。浦西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展館將串聯從健康原料、食品配料到營養品、健康天然產品全產業鏈,浦東上海新博覽中心遙相呼應展示天然提取物、制藥原料和制藥機械等,兩大系列展會的互相聯動,打造了食品與飲料、大健康產業以及醫藥制造的貿易平臺,共享40萬平方米展示面積,匯集5000多家國內外優質展商,吸引超過20萬海內外觀眾,實現全行業覆蓋,共享上下游資源。來源:創聯食用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