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三個養生效能
編輯:小淺 發布時間:2013/3/11
玉米,又稱“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能。據考證,玉米原產于南美洲,約在16世紀中期,中國開始引種玉米。目前,我國玉米的播種面積很大,種類有黃玉米、白玉米、糯玉米和雜玉米等,是我國北方和西南山區及其他旱谷地區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玉米可煮湯代茶飲,也可粉碎后制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餅等。
玉米可以延緩衰老
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等功能,立秋時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還有助于延緩衰老。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現代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現代研究證實,玉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并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玉米可以明目
玉米含有類黃酮,對視網膜黃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