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一般在做粽子的時候,都會根據自己的口味習慣選擇其餡料的材料。其中咸肉就是經典的餡料。那么咸肉粽子怎么做呢?下面就為大家來介紹咸肉粽子的做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咸肉粽子怎么做,咸肉粽子的做法
咸肉粽選用五花肉和糯米為主原料制作的粽子。咸肉粽是漢族傳統小吃,端午節食俗。外層粽葉以大量清水刷洗,糯米口感綿密軟嫩,內餡用上選的五花肉,經過腌浸的程序,與生米包里起來入水煮熟而得。那么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咸肉粽子呢?以下就是介紹就是咸肉粽子的做法詳細過程。
主料:糯米1000克、豬肋條肉350克
輔料:鮮香菇70克、蝦米100克、花生仁200克、洋蔥75克、雞蛋400克
調料:鹽15克、味精4克、醬油70克、胡椒粉2克、花生油80克
做法:
1、雞蛋煮熟、剝殼,先用半杯醬油浸泡10分鐘上色。
2、肉臊醬(肉餡加香菇、洋蔥以及各種調料做成的醬)盛在沙鍋內,放入雞蛋,以小火鹵20分鐘,關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時撈出即可。
3、將洋蔥去皮,洗凈,切碎,鹵蛋切成小瓣,生花生仁用水浸泡;五花肉為紅燒后的,香菇洗凈用水浸泡,待用。
4、炒鍋內倒入花生油,燒熱后放入少許洋蔥末爆炒,然后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紅燒五花肉,炒至汁收干。
5、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約2小時,干馬蘭用涼開水浸泡。
6、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7、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紅燒五花肉、香菇、鹵蛋瓣、蝦米、生花生仁,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蓮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
8、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咸肉粽子的營養價值
咸肉粽子是大多數人都喜歡吃的一種方式,主要是因為咸肉粽子的餡料中用的是五花肉,肥而不膩,讓人吃了還會想再吃。五花肉連皮而烹,肉皮能讓湯汁變濃稠讓肉光亮,讓個中生發不同風味變化。那么咸肉粽子又有哪些營養價值呢?
1、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約蛋白質;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2、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調低血壓,緩沖貧血,有利于生長發育。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有利于生長發育。
3、富含脂肪。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
咸肉粽子的飲食注意
咸肉粽子相信大家都有吃過,其味道非常的美味,因此很多人恨不得多吃幾個。不過,我們在吃咸肉粽子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項的。
1、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于健康。
2、端午節前后可別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餐后來一份水果。
3、不宜吃太多,吃后不能立刻喝冷水,粽子是糯米做的性熱,遇冷凝結不消化,腹脹。
4、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有節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
咸肉粽子的熱量大嗎
粽子用糯米做成,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肉粽和含豬油的豆沙粽中所含脂肪多。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約一碗左右,熱量約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可以避免引起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也別同時吃西瓜等寒性瓜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另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最好別吃肉粽和豆沙粽;老人和兒童應盡量少吃,以免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胃腸道疾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改吃無糖的雜糧粽。
以上就是對咸肉粽子怎么做,咸肉粽子的做法的介紹了。咸肉粽子營養又美味,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還不趕快做個咸肉粽子給家里人吃,相信你也能做的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