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即將到來了,粽子是我們端午節的傳統食物,主要是由粽葉包裹著糯米制作而成的。那么包粽子用什么糯米好呢?包粽子的糯米怎么處理?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包粽子用什么糯米好
糯米糯米又叫江米,形細,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長糯米即是秈糯,米粒細長,顏色呈粉白、不透明狀,黏性強。另有一種圓糯米,屬粳糯,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黏度稍遜于長糯米,適合做粽子、酒釀、湯圓、米飯等等。
安徽的秈糯米:秈糯米飯則在糯性和粘性上要稍微差一點,易消化。
江蘇的粳糯米;粳糯米飯比較糯、比較粘,但不容易被消化,粳糯米粽子,久煮不糊,顆粒晶瑩、飽滿,口感糯而不粘,光滑爽口。
貴州惠水黑糯米:又稱紫糯米,栽培歷史悠久。從宋代起即為歷代地方官府向皇帝進貢的“貢米”,是御餐中的珍品。
黑糯米被譽為“黑珍珠”,根據民食習慣黑糯米以糙米進食,白糯米以精白米進食。
包粽子的糯米怎么處理
將準備好的糯米清洗干凈,然后在鍋中浸泡大概2個小時。
糯米粽和其他口味的粽子比較的話,糯米粽可謂說是最傳統的粽子了,也是最經典的一種口味的粽子。而和其他口味的粽子比較的話,糯米粽的做法也是最簡單的。
所需食材:糯米、白砂糖、葦葉
制作方法:首先,要先將準備好的糯米清洗干凈,然后在鍋中浸泡大概2個小時,然后撈出來糯米,把白砂糖加進去,均勻的攪拌,之后,將葦葉從中間折成一個小三角,往小三角中放入攪拌好白糖的糯米,然后用葦葉把糯米包嚴實,用細線綁緊。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滾開熱水的鍋中,煮大概30分鐘即可出鍋食用。在食用純糯米粽的時候,建議蘸著蜂蜜食用,味道會更好哦!
包粽子糯米不泡可以嗎
泡一下煮的時候會好煮,要不很難煮熟的。煮的時間太長,里面除了糯米以外的東西就過頭了不好吃了。
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只要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包粽子用什么糯米好?包粽子的糯米怎么處理?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關內容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