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是不是特別期待一家團圓包粽子,粽子有很多種口味,每個口味都非常特別。那么粽子葉怎樣煮才能保持嫩綠?粽子葉有黑點可以包粽子嗎
粽子葉怎樣煮好
首先是煮粽葉,先把涼水燒開后,放入粽葉,煮到水再開了以后就可以關火了,把粽葉拿出后放入涼水中待用。千萬不要在涼水中煮粽葉,也不要把葉子在開水中放涼,否則葉子會變黃。
然后是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先在鍋里放好,另外燒一鍋水,水開后倒入粽子里,繼續加熱,直到粽子煮熟。這樣煮出來的粽子葉子不黃,而且有粽葉的香味。切記不要用冷水煮粽子。
粽子葉有黑點可以包粽子嗎
粽子葉有黑點最好是不要包粽子,有可能是粽子葉子有蟲子的傾向已經出現發霉霉菌的情況。如果想要繼續使用,最好高溫消毒。
在購買粽葉時,不要購買“返青”粽葉,注意識別:
一、看外觀,“返青粽葉”色澤青綠,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葉在制作過程中經過高溫蒸煮,顏色會發暗發黃;
二、聞味道,“返青粽葉”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濃,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三、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葉”煮后水變綠,正常粽葉煮后水呈現淡黃色。
最好選灰色的斑竹棕葉,自然結實,無毒無害。
粽子葉是什么葉子
粽葉分多種,在我國乃至世界各地使用的種類各不相同,常見的為蘆葦葉、箸葉、箬葉;以及種類繁多的其他粽葉,如: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荷葉、粽巴葉、竹筍殼;
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葉一般是葦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一般來說,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葉子就是箬竹葉,也叫棕葉,是植物箬竹的葉子,北方則是用蘆葦的葉子多一些。
南方包粽子所用箬葉,葉片大,長10-35cm,寬2-5m,背面具微毛。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安基酸等成份,氣味芳香,聞上去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堿水粽。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為什么市面上面的粽子是綠色的
超市銷售粽子有的保質期為12個月,有的為9個月,有的僅為3到5個月。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調查人員分析,這是由于粽子餡料、包裝方式、儲存方式的差異及可能添加了防腐劑的原因導致的差異化。建議消費者最好選擇保質期時間短,生產日期新的粽子。
以上就是粽子葉怎樣煮才能保持嫩綠,粽子葉有黑點可以包粽子嗎的相關介紹了,希望能夠幫助到您,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15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