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費需求變革驅動小包裝糧油流行
小包裝糧油正悄然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糧食消費領域的一個顯著趨勢。在糧油市場中,2斤裝面粉、1斤裝大米以及50毫升裝食用油等各種小包裝糧油產品占比越來越高,這些“迷你”包裝設計精致、顏值超高,很吸引消費者眼球。糧油包裝呈現“迷你化”趨勢,并非偶然,而是消費升級、家庭結構小型化、體驗經濟興起等各種因素綜合驅動的結果,其本質是糧食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發生了重要改變。
家庭結構的小型化是催生小包裝糧油需求激增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往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漸減少,三口之家、丁克家庭、空巢夫妻、獨居人群比例持續上升。大家庭人口多,每日糧食需求量大,采購糧油往往是“大麻袋”“大油桶”,短期內就能消耗完畢。而小家庭人口少,日常糧食消費量顯著下降,大包裝糧油開封后短期內吃不完,存放時間長了容易氧化變質,不僅影響口感和營養,還會造成糧食浪費與經濟損失。小包裝糧油則精準匹配了小家庭的實際需要,還能節省儲存空間,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精致、簡約的生活理念。
消費理念的升級同樣推動了小包裝糧油的流行。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人們習慣大量囤糧以備不時之需。如今,物質供應充裕穩定,物流網絡高效便捷,糧食消費需求也隨之轉型,人們更加注重品質、營養和健康。消費者采購糧油從追求“量大實惠”向“量小質優”轉變,隨買隨吃、小批量高頻次采購,不同品種和品牌的糧油換著吃,確保每日糧食的新鮮度、豐富性和高品質。小包裝糧油精準契合了這一消費潮流,受到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
2新零售渠道降低嘗試門檻助推銷量增長
新零售模式的興起為小包裝糧油市場繁榮提供了肥沃土壤。線上線下融合的加速趨勢使得糧油零售企業能夠通過自建電商平臺、社區團購平臺以及與傳統電商平臺合作等方式。這種渠道融合實現了線上流量和線下實體店優勢的互補,為糧油零售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多種渠道購買小包裝糧油產品,滿足了便捷購物的需求。
體驗經濟的興盛讓小包裝糧油成為消費者嘗試新品牌和新品類的理想選擇。面對日趨激烈的糧油市場競爭,新品牌、新品類、高品質糧油產品層出不窮,消費者也更加理性與謹慎,不再盲目輕信廣告宣傳,而是通過嘗鮮來建立對品牌的信任。大包裝糧油產品嘗鮮試錯成本高,一旦選購不當,會造成不必要的糧食浪費和較大的經濟代價。小包裝糧油產品價格較低,嘗鮮試錯成本也比較低,消費者不需要花費太多錢就可以品嘗各地有機大米、有機面粉、有機食用油等高品質產品。
新零售渠道還通過數據驅動實現了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糧油企業通過分析消費者數據,可以深入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和行為偏好,進行精準營銷,向消費者推送個性化商品推薦和優惠活動。例如,一些企業通過與新零售平臺合作,利用銷售大數據分析消費偏好,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這種數據驅動的營銷方式不僅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品牌忠誠度和復購率。
表:小包裝糧油在新零售渠道的主要銷售模式
銷售模式特點代表平臺
線上電商平臺全天候銷售,產品種類豐富,配送便捷天貓、京東、拼多多
社區團購基于地理位置,團購優惠,自提或配送美團優選、多多買菜
線下商超實體體驗,即時購買,品牌展示盒馬鮮生、永輝超市
社交電商內容營銷,網紅帶貨,互動性強抖音、小紅書
3產品創新與品牌差異化策略
為適應市場需求,糧油企業在產品創新方面做出了多種嘗試。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企業開發出“投其所好”的產品,如富鉬硒米、有機糙米、胚芽米、7日不同粥米等多元化產品。這些創新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對多樣化、個性化糧油產品的需求,使消費者能夠在一周內品嘗不重樣的粥米體驗,增加了產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包裝技術的創新也是小包裝糧油受歡迎的重要因素。企業通過真空、充氮鎖鮮包裝等新工藝,將大米的新鮮和美味封存,讓消費者能夠品嘗到來自田間地頭新米的原汁原味。這種鎖鮮技術不僅保持了糧油的品質和口感,還延長了產品的保質期,減少了浪費的可能性。一些企業還獲得了大米低溫儲存倉的發明專利,通過低溫倉儲“鎖鮮”和恒溫保質存儲技術,讓好米留住好味道。
品牌差異化策略在小包裝糧油市場中也表現得尤為明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不再只盯著農貿市場拼價格,而是轉向拼品質、拼服務、拼創新。通過對客戶重新精準畫像和產品定位,企業研究年輕群體需要什么產品,居家人員喜歡什么產品,并借助政策扶持對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工藝和產能。例如,舒蘭大米協會的企業針對江浙一帶大型企業的需求,按照定制需求生產小包裝米,用作饋贈用戶禮品,取得了顯著成效,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
老字號品牌也積極擁抱新零售趨勢,推出小包裝產品以適應市場變化。例如,“天福號”推出一款小包裝、保質期只有15天的迷你款醬肉,在電商以及新零售渠道銷售較好。這些老字號品牌通過創新產品和差異化營銷,讓年輕人重新喜歡上老字號,拓寬了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4供應鏈優化與可持續發展挑戰
小包裝糧油的興起對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零售模式促進了糧油供應鏈的優化升級,通過數據技術,糧油企業可以實時監測市場需求,精準預測商品銷量。智能倉儲、自動化揀選等技術手段的引入,提升了供應鏈效率和準確性,降低了運營成本,保障了糧油產品的品質和新鮮度。一些企業還采用了區塊鏈技術進行糧油溯源,提高了產品的透明度和消費者信任度。
面對小包裝糧油單位價格偏高和過度使用包裝材料的問題,企業和監管部門需要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方案。小包裝糧油在提供便利與多樣選擇的同時,也衍生出值得關注的新問題。單位價格偏高實際增加了生活成本;過度使用包裝材料與環保理念相悖;部分企業借“迷你”概念過度營銷,出現“包裝大于內容”的亂象,損害消費者權益。在便利與環保、精致與節約之間尋求平衡,需要企業、監管方和消費者共同努力。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小包裝糧油行業的重要方向。企業應專注產品品質,開發環保包裝,實行透明定價;監管部門需完善標準、打擊虛假宣傳;消費者也應根據實際需要購買商品,樹立環保意識,維護自身權益。通過采用綠色包裝、減少塑料使用,踐行環境保護;采購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保障食品安全和可持續性;探索循環經濟模式,減少浪費并優化資源利用。
供應鏈的優化還包括物流網絡的完善。新零售模式要求糧油零售企業完善物流網絡,以縮短配送時間和降低物流成本。這包括在人口密集地區建立區域配送中心,減少配送時間和成本;合理規劃運輸線路,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空駛率;采用多種配送方式,如門店自提、第三方配送和同城配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