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產品迭代速度的不斷加快,原有的生產設備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品品好通過不斷加快技術改造推動著產品的升級換代。 2017年,品品好投入1000萬元建造了一條全新的花生油生產線。
品品好生產總監王維正介紹,當時濃香型的花生油已經占據了市場的主流,而原有的生產線由于生產工藝等因素生產出來的花生油達不到濃香型的標準,公司決定再增加一條專門生產濃香型花生油的生產線。
進入花生油生產車間,還未進入廠區,一股濃濃的花生香就已經撲鼻而來。在品品好工作多年的他提起自己熟悉的食用油生產領域時充滿了自信。 “等我們生產的時候你再過來采訪,那時候花生香味更濃。”王維正告訴記者。傳統的壓榨型花生油生產流程包括破碎、軋胚、蒸炒、壓榨、過濾等環節,但這類的生產線壓榨出來的花生油在風味上無法達到濃香型的標準。新建的生產流水線地對花生油的生產流程改進行改造,省去了破碎和軋胚環節,直接對花生進行蒸炒和壓榨,大限度地保留了花生原本的香味。
這條生產流水線的投入使用還只是品品好集團進行技術改造的一部分。總經理吳臣介紹,近幾年來,集團公司積極開展新舊動能轉換,抓投入,抓技改,打造硬件軟件,僅生產車間技術改造就投入6000多萬元,讓公司的生產能跟得上市場發展的腳步。在花生油生產車間參觀過程中,王維正指著一個專門用于蒸炒的容器向記者進行了詳細介紹。蒸炒是控制花生油風味的關鍵環節,只有更精密地控制蒸炒的“火候”才能保證花生油的風味更加精準。類似這樣的技術改造在品品好還有很多,哪怕是對食用油風味上一個微小的改變,背后都涉及到幾十萬甚至百萬的投入。
對于技術和研發的重視已經成為品品好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002年,品品好集團技術中心成立,已成功承擔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實施了省級技術創新項目和新產品開發項目2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和新產品項目10余項,共計開發完成企業科研課題20余項,并獲得了民營科技貢獻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獎2項。中心現擁有省級科技成果堅定項目2個,食用油類國家專利3項,小麥粉生產工藝國家專利9項。累計實現新產品產值超過7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達48%,為企業創造了大的經濟效益。
對于公司生產的每一個批次的食用油,品控團隊都會進行嚴格的檢驗,從進場的原材料到生產過程中的樣品,到后的成品油,質量控制部門都會進行嚴格的檢驗,確保每一次產品合格。光有檢測儀器還不夠,于新和她的同事在參考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經過比對和評估,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檢測方法,既節約了檢測成本,又提高了檢測效率。在花生油的國家質量標準中,對各項指標都作出了十分嚴格的規定。于新和她的團隊依據國家標準,制定出來嚴于國家標準的內控標準,在源頭上保證了食品的質量和安全。
如今的品品好已是食用油領域的品牌,是一家集食用油、小麥粉、高端掛面和預拌粉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 20多年前,公司創始人王新俊以老家膠州市膠西鎮西馬戈莊為起源地,召集幾名同村好友開設了榨油的小作坊。歷經20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在的品品好下設糧油公司、食品發展公司、營銷公司、物流公司和貿易公司等五個子公司,擁有員工700余人,各類技術人員76人,研究與試驗人員58人,資產達數億元。
作為山東省糧油行業內的標桿企業,品品好在全省范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基本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帶動了農村發展,實現了農民增收,拉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自2010年以來,年銷售額超15億元,年加工小麥7萬噸,加工花生米近30萬噸,極大地增加了原料區農民的收入。為附近村民提供600個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條件。來源:青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