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廚房的消費升級在有著“懶宅急忙”標簽的年輕人身上,出現了從“我要炒個菜”到“我要請朋友來吃我炒的菜”的理念轉變。但年輕人愛曬朋友圈,卻不怎么真的愛炒菜,如果有個炒菜解決方案,讓烹飪標準化、簡單化,那再好不過。
當消費人群的需求出現改變,誰能抓住新的商機,誰就能贏得未來。日前,2020年我國復合調味料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從各家展示的新品來看,我國的復合調味料產業正迅速走向年輕化,并通過新渠道占領用戶“心智”。
新品即爆款,用創新治“懶宅急忙”
一場疫情,讓調味品行業喜憂參半,憂的是,餐飲端在二三月份按下“暫停鍵”,銷售額“速凍”;喜的是,銷售從餐飲端轉向了家庭消費,呈現出兩位數的高增長態勢,而新品,特別是符合年輕人生活調性的復合調味料,尤為“受寵”。
今年四月“上線”的新品“菜譜式調料”,是太太樂在復合調味料細分領域的一次創新,主打“一包調料就能做好一道菜”。總裁張西強沒有想到,在幾乎沒做宣傳的情況下,系列產品一炮走紅,銷售至今3個月,銷售額遠遠超出期望值。
新品即爆品,有疫情下的運氣成分,更有產品背后的悉心洞察。張西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這一系列產品是去年四五月開始研發的,包括黑椒牛柳、糖醋排骨、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宮保雞丁五種口味,針對的是“懶宅急忙”的新興群體,這些年輕人對價格不敏感,對口味、時間卻有高要求,“消費者端的需求倒逼著我們不斷追求創新,通過整合除主食材外的其他調配料,縮短烹飪所需要的時間和難度,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張西強透露,目前這一系列產品中,賣的好的是麻婆豆腐,目前的口味比較適合江南的消費者,未來還會研發重辣口味,以迎合川蜀地區消費者的口味。在規劃中,大而強、小而美都是產品可能的路線,“一些菜式有廣域特征,口味放之四海而皆準,就可能出現超級大單品;還有一些菜式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我們則會在不同地區推出不同口味的產品。”
這不是太太樂在新品線上的動作。今年8月,太太樂還將推出一款蠔油產品。張西強告訴記者,市面上蠔油產品的痛點是很難倒出來,且分寸也難把握,這款蠔油新品能有效解決痛點。
渠道跟著消費者,電商和O2O成為選擇
太太樂是雀巢旗下的本土調味料品牌,拳頭產品是雞精。在傳統的銷售場景中,它的鋪貨從超市賣場開始——那里是“馬大嫂”們常光顧的地方。
但到了“菜譜式調料”時代,消費者變了,銷售場景也跟著改變。張西強介紹,太太樂“菜譜式調料”的首站是天貓,此后以電商和O2O為半徑劃了一個圈,京東、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都是新品先考慮和已經入駐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離年輕消費者更近,是他們捧著手機能到達的地方。”
走出“舒適圈”,太太樂打破的不僅是銷售渠道,還有銷售手段。抖音、淘寶直播等平臺都用上了,張西強開了總裁賬號,還親自上場直播,他笑稱“不做場抖音直播的老板都不是合格的CEO”,也認為太太樂是調味品行業中,直播矩陣布局超前的企業。
張西強對于直播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對于品牌來說,要占領消費者的心智,不能光靠、李佳琦來帶流量,而是要做自己的“私域流量”,打造自己的粉絲群。目前,太太樂在抖音平臺上不少頻道都注冊了獨立賬號,各有分工;年輕人喜歡趣味性的故事,太太樂總裁的賬號就主要負責增加趣味性;年輕人喜歡看內容,就另設一個賬號教大家美美地做菜,用場景帶產品,把產品的特質植入到消費者心里。
調味品協會會長白燕認為,調味品的消費升級表現在兩個方面,消費群體在變化,消費渠道在變化,“調味品行業逐漸趨向年輕化,這幾年的變化能趕上原來20多年的變化,不僅創新的產品越來越多,而且一些調味品也成了直播間里的常客。”
健全標準體系,加速調味品行業健康發展
在《2020復合調味料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中,有一個數據令人驚訝。統計顯示,我國涉及到“調味品”的企業與個體工商戶共有73萬家,在業的有40萬家,而在疫情吃勁的2020年上半年,我國共新設約6萬家調味品及相關企業與個體工商戶,同比增長29.1%。
在白燕看來,每一個危機之下都會催生很多新的機會,包括來自同行的競爭和外行的競爭。這幾年,資本對于調味品行業的推動力度加大,佐大獅、海底撈等新的入局者,給行業帶來了活力,也加劇了挑戰。
作為局中人,張西強也認為,復合調味料產業迎來了歷史上少有的春天,“今年上半年行業內新增了很多企業,說明大家看好這個行業,大家一起來做大蛋糕,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對這個年產值千億級規模的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時舉行的調味品協會復合調味料委員會換屆大會上,張西強出任復合調味料委員會主任委員,在他看來,使整個復合調味料產業獲得更大的發展、跨上更高的臺階是新一屆委員會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透露,未來5年,他的一大重點工作是起草制定復合調味料子品類名稱的標準,“在科技化、標準化、化上下功夫,把復合調味料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建立起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來源:雀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