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膳食纖維,它不僅備受健身和J肥人士的追捧,許多商家也瞄上它的功能特性,添加到各種飲料、J肥食品、B健品中,大打健康牌。
膳食纖維確實具有很多的健康標簽:增加持水性,清理腸道,通便J肥,低能量高飽腹感,毫不夸張地說是健康的代表名詞。但是如何吃好膳食纖維,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誤區:
誤區一:芹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
好比檸檬被封為VC之W,芹菜也常常被冠名為纖維之W。
實際上,芹菜的膳食纖維含量約為0.9-2.2g/100g,平均值約為1.4g/100g,在蔬菜中,中規中矩,只能排到中游。而且,芹菜葉的膳食纖維含量(2.2g/100g)居然高于芹菜梗的(1.2g/100g)。
事實上,我們感受到芹菜的筋、白菜筋屬于維管束組織,而膳食纖維位于細胞壁中,二者可不是一個東西喲,膳食纖維并不是纖維感強的食物。如果要從蔬菜中補充膳食纖維,哪些蔬菜比較合適呢?、
經過小編翻閱資料,由于各種蔬菜的品種、產地、分布差異,找到“膳食纖維”之W,是不客觀的,不過還是有一些蔬菜、水果的膳食纖維含量普遍較高,如香菇3.3g/100g,毛豆4.0g/100g,秋葵3.9g/100g,石榴4.8g/100g,小棗7.0g/100g,春筍2.8g/100g,豌豆3.0g/100g,木耳2.6g/100g等等。其實,由于蔬菜水果水分含量高,因而膳食纖維含量并不高。但是,如果是干制蔬菜,拿掉了水分,所有蔬菜的纖維含量立刻翻幾倍。所以,干制蔬菜都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
誤區二:膳食纖維攝入越多越好
不知道膳食纖維好的人不吃,而知道它好的人狂吃,其實膳食纖維的吃法是需要適度的。如果膳食纖維攝入過多,會導致堆積在腸道中,引起腸胃不適,影響正常的消化吸收。
世界各地營養組織的推薦,成人每天攝入20-35g左右為宜。2013版《Z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指出膳食纖維具有改善人體生理功能,預防慢性病的生物學作用,特定建議值(SPL)為25g每天。
居民膳食營養指南中,根據能量攝入,推薦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適宜量為25-35g。近年來對Z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每人每天膳食纖維攝入量平均為13g,上海、廣州發達地區更少,并且處于逐年下降的趨勢。
我國只有5居民達到推薦值。所以,推薦攝入膳食纖維在一段時期內都還會是個主流topic。我國每年12月17日被確定為“全國膳食纖維日”,就是為了提升大眾對膳食纖維重要性的認識。
誤區三:水果、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
實際上,雖然蔬菜水果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全麥食品、豆類、糙米、燕麥等雜糧、全谷物也毫不遜色,甚至比一般的水果蔬菜還高。尤其豆類,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都很高,是水果蔬菜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例如,小麥10.8/100g,黑米3.9g/100g,干玉米6.4g/100g,蕎麥6.5g/100g,黃豆15.5g/100g,紅小豆7.7g/100g,綠豆6.4g/100g,這些全谷物食品膳食纖維含量比一般的蔬菜水果高很多。
誤區四:含膳食纖維高的全谷物口感都不好
所以,首先,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如一些蔬菜、水果,各種豆類,菌菇類、薯類、燕麥等、不僅顏色多樣,風味誘人,口感也很好。
其次,就算是麥麩、全谷物這些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傳統意義上的粗糧,其口感不會再是六十七年代那種“拉嗓子”的那樣,“健康的東西不好吃”早已是上個世紀的事了。五十年間食品技術飛速發展,有很多技術可以使全谷物變得美味,例如,可以通過超細粉碎,將粗糙的麥麩粉碎到120目以上(即普通面粉的細度);可以通過萌動技術、發酵技術,將大片狀的麩皮轉化為質軟的易于消化的小分子物質;可以通過加入半纖維素酶、木聚糖酶等分解細胞壁;可以利用擠壓膨化技術的高溫、高壓、高剪切力作用徹底改變全谷物的質構,使其變得疏松、多孔、易于消化吸收等等。現代人多有口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