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是大家早餐最常見的一部分,營養價值豐富,那么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是什么呢?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一
1、制豆漿
(豆漿機)干黃豆夏天浸泡3-4小時,冬天泡7-8小時,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漿機內,按照機器說明書操作,很快就可以制豆漿了。
2、點漿
漿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沖完后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二
1、浸豆
將大豆洗凈,加水浸泡。浸泡時間一般冬天為16~20小時,春秋天為8~12小時,夏天為5~6小時。氣溫在0℃以下時,浸泡用水中應加些熱水;氣溫在35℃左右時,要勤換水,瀝起時要用清水沖除酸味。鑒定浸豆是否適度,可將黃豆扭成兩瓣,以豆瓣內側基本呈平面而尚留低凹為宜。浸好后,用手挫去豆皮,用水漂去豆皮(這可以讓豆腐渣好吃)。
2、磨漿
浸泡好的黃豆放入豆漿機內,將其粉碎。只要機器不再發出轟響時,即可拔去電源,將豆漿倒入另一小鍋。如果人口多,或者想多做些,再將浸好的豆放入豆漿機內,多次粉碎。按我的體會,一次放入用二兩干豆泡好的豆,加入2斤水。想多做了,以此類推,多操作幾次。
3、過濾
是提高成品質量的前提。通過過濾,將蛋白質和豆皮及不溶性粗纖維分離。濾布孔眼要適當。過濾中要洗渣一次,將豆漿瀝盡。在整個制漿過程中,用水量為干豆量的10~11倍,得豆漿7~8倍。
4、煮漿
濾好的豆漿應盡快放入鍋內煮漿,以防酸敗。煮漿通常用敞口大鍋。豆漿要煮開,沸騰2~5分鐘。煮漿過程中不得加入生水生漿,以免破壞凝膠態。應揚湯止沸,或適當減小火力,以防止溢鍋和糊鍋。
5、點漿
第一是點漿溫度。一定要保持在85度最好。第二是凝固劑。如是“β一葡萄糖酸內脂”。按豆漿量1000克2克內脂做豆腐腦(如用此比例,也可做成豆腐,只是太嫩);按豆漿量1000克2.5克做豆腐(軟硬比較適中)。
如果是以石膏為凝固劑做豆腐,按每100克干豆用石膏3.5~4.0克。點漿用的石膏應研磨成粉,用洗漿水制成懸浮液。點漿時,無論是用“β一葡萄糖酸內脂”,還是用石膏作凝固劑,皆采用沖漿法,即用部分熟豆漿和“內脂”(或石膏水,沉在底部的腳子不用)兌在一起,沖入熟漿內(要有一定高度,起碼要有30公分,要形成一定的沖擊力),使蛋白質凝固。
點漿后要加蓋保溫,靜置20~25分鐘,待析出物形成豆腐腦、析出的豆腐水不混濁后即成為成品豆腐腦。按我經驗,每100克大豆,可做很濃的兩大碗(2市斤)豆腐腦。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三
1、豆腐放進水里煮
2、開火,加適量的油,將蔥粒和木耳翻炒然后加入少量醬油
3、加入水,然后待水開后,加入雞蛋,按順時針的方向攪動;加入適量的鹽,高湯精和雞精;然后加入水淀粉,勾個厚點的欠;關火
4、用小勺將豆腐一勺勺舀在碗中;勺的薄點比較好
5、準備好了;然后將做的鹵汁倒入;加入蒜粒和韭菜花及根本個人口味加入辣椒油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四
1、將內酯豆腐用小勺盛入小碗中,放入蒸鍋中蒸制10分鐘。
2、干木耳用溫水泡發后,洗凈,切成碎末。鮮香菇洗凈,去蒂,同樣切成末。
3、中火加熱鍋中的油,放入香菇碎和木耳碎,翻炒片刻,調入生抽,再加入50ml水。燒開后,將水淀粉倒入鍋中,再次燒開,離火。將香菇木耳鹵汁倒在蒸好的豆腐上,即可。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五
1、黃豆90克提前一夜泡發好
2、倒入豆漿機內加入1100ml的水
3、插上電按正常煮豆漿煮好
4、煮好的豆漿過濾出豆渣
5、過濾好的豆漿在鍋中煮開,然后關火,關火等3分鐘
6、1.7-2克葡萄糖內酯用一點點開水融化后倒入豆漿內,快速攪拌均勻
7、然后倒入盒子內靜止20分鐘
8、鍋中倒入適量八角,花椒,姜,生抽,香油熬成湯汁,然后等豆腐腦凝固后澆在上面即可
豆腐腦的做法和配方有很多種,做出來的味道也是不一樣的,那么哪一種最好吃呢?大家還是自己嘗試做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