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什么時候不能吃?“上床蘿卜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民諺的意思是清早下床時吃點生姜,晚上上床時吃點蘿卜,有益于健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生姜什么時候不能吃。
生姜什么時候不能吃
中午不宜吃姜
午吃姜,癆病找
很多人都知道晚上不宜吃姜。其實,不僅是晚上,中午以后就應該不吃姜了。
過午不食姜,否則容易傷肺。
中國人養生,特別講究順應天時。大自然的陽氣在中午到達頂峰。盛極必衰,午后陰氣開始升起,陽氣開始收斂。生姜是生發陽氣的,午后自然不宜再吃了。
正午時分,心經的氣血最盛。此時吃姜,對于本身心火旺的人來說無異于是火上澆油。心火會燒得更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咱們的肺就是這個池魚。心火過旺,肺就會遭殃了,會引起咳喘痰熱各種癥狀。
午吃姜,癆病找。陰虛火旺體質的人切記。
晚上不宜吃姜
古人云:“早上吃姜,勝過吃參湯;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生姜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姜辣素、樹脂及淀粉等。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為姜本來屬熱,會讓人上火,勞命傷身,所以不宜吃。
夏季吃姜防暑
夏季吃生姜可防中暑-夏季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季節,也是營養消耗量最大的季節。人的睡眠較少,食欲也不佳,同時由于出汗多,易損耗掉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因此專家提醒:這段時期要注意適當“補充”,注意機體營養平衡和飲食衛生。
秋天不宜吃姜
生姜,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說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別是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干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吃生姜的禁忌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自古以來中醫也有“生姜治百病”的說法,稱其有明顯的解熱、抗菌及消炎作用。但專家表示,姜雖有非常高的食療和養生價值,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下面幾類人尤其要注意。
手腳心發熱的人
這類人屬于陰虛體質,是體內津液不足所導致。而生姜性溫,會容易耗損津液,加重陰虛的程度,使津液虧損得更厲害,還會出現口干、眼干、心煩易怒、失眠等癥狀。
眩暈耳鳴的人
有此癥狀的人多是由于肝火過旺導致的一些并發癥所致,這類人本來就陽熱亢盛,如果再吃過多的姜,相當于“火上澆油”。
肝炎病人
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都是忌吃姜的,因為常吃姜會加重其癥狀,生姜引起的燥熱對炎癥的消除不利。
口臭的人
中醫認為口臭是由胃熱所致,生姜性溫,胃熱的人吃會加重原有的胃熱,甚至引起牙痛、頭痛、痔瘡出血等癥狀。
便秘人群
便秘多屬于腸熱,此時如果過食生姜,也會加重癥狀。
咳痰較黃的人
痰黃的人是因為肺熱肺燥,生姜性溫,食用姜易加重癥狀。
脫發的人
中醫認為,頭發與腎有密切關系,老年人腎精不足,腎陰虧虛,頭發得不到充足的滋養,就會脫發,生姜性溫,脫發的人食用,腎陰虛更甚,會加重脫發的程度。
生姜什么時候不能吃?中午和晚上都不宜吃生姜,秋季也不宜吃生姜,因為秋季干燥,生姜去皮吃的話就屬于熱性,吃多了容易上火。生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