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對愛吃零食的女孩子來說是不陌生的,很多女孩子都喜歡吃,那么愛吃蠶豆的你,了解什么是蠶豆嗎?它的起源發(fā)展以及生長環(huán)境等,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什么是蠶豆。
什么是蠶豆
什么是蠶豆?蠶豆,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豎豆、佛豆,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草本。既是糧食,又是小菜,既是“閑食”,又是補品。蠶豆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蠶豆營養(yǎng)價值豐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飼料、綠肥和蜜源植物種植。
蠶豆的起源發(fā)展
蠶豆的起源和分布,一般認為蠶豆起源于亞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面的古城杰利科遺址中發(fā)現有公元前6250年的蠶豆殘存物,在西班牙新石器時代和瑞士青銅器時代人類遺址中也曾發(fā)現蠶豆種子。蠶豆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最早的記載是三國時代張寫的《廣雅》中有胡豆一詞。中國蠶豆栽培歷史非常悠久,在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蠶豆的出土。
蠶豆這一名詞,見于南宋楊萬里(1124—1206年)的詩序中。從我國的一些古書記載來看,這種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傳入我國,栽培于西南川、滇一帶,元明之間才廣泛推廣到長江下游各省。中國蠶豆相傳為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自熱帶至北緯63°地區(qū)均有種植。中國 以四川最多,次為云南、湖南、湖北、江蘇、浙江、青海等省。
蠶豆的生長環(huán)境
生于北緯63°溫暖濕地,耐-4°C低溫,但畏暑。[2] 蠶豆生長對溫度要求隨生育期的變化而不同,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16℃~25℃,最低溫度為3℃~4℃,最高溫度為30℃~35℃。在營養(yǎng)生長期所需溫度較低,最低溫度為14℃~16℃,開花結實期要求16℃~22℃。如遇-4℃下低溫,其地上部即會遭受凍害。
蠶豆在全國大多數省份都可種植,長江以南地區(qū)以秋播冬種為主,長江以北以早春播為主。除山東、海南和東北三省極少種植蠶豆外,其余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均種有蠶豆。其中秋播區(qū)的云南、四川、湖北和江蘇省的種植面積和產量較多,占85,春播區(qū)的甘肅、青海、河北、內蒙古占15。云南是蠶豆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占全國的23.7,常年種植在35萬公頃左右,以秋播為主。
什么是蠶豆?蠶豆是既可以做糧食,又可以做小菜,既能當“閑食”,又可以做補品的一種食物,而且蠶豆不僅在中國歷史悠久,更早出現于亞洲西南和非洲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