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低鈉鹽?現代人追求美味和精緻食物的趨勢,飲食里已經攝入太多的鈉,鈉太多就會造成鉀不足,下面本文詳細介紹了什么叫低鈉鹽,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么叫低鈉鹽
低鈉鹽,是以碘鹽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從而改善體內鈉(Na+)、鉀(K+)、鎂(Mg2+)的平衡狀態,預防高血壓。因此低鈉鹽最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病患者長期食用。
低鈉鹽是一種健康食鹽。以加碘食鹽為基礎,添加一定量氯化鉀(含量約30%)。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氯化鈉70%左右),富含鉀(氯化鉀30%左右),有助人體鈉鉀平衡,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低鈉鹽的食用建議
減少攝鹽
不論精鹽、低鈉鹽都要少用,對一般人來說,主要的目標是在於減少鹽分的攝取,少鹽就少鈉。所以,無論是吃低鈉鹽、美味鹽或精鹽,都應該少用鹽。不管用什么鹽,少用為妙,降低用量是首要原則。而衛生署將低鈉鹽歸為特殊營養品,營養學博士張仙平和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都認為很可惜,從預防的角度,為了糾正現代人高鈉低鉀的錯誤飲食型態,低鈉鹽其實最適合健康人用。
現代人追求美味食物的趨勢,飲食里已經攝入太多的鈉,鈉太多就會造成鉀不足。食鹽里以鉀代替鈉的意義是,在食用同樣咸味的飲食下,鈉的攝取量已經減少一半,同時也攝入了鉀。鉀非但沒有升高血壓的效果,反而有降血壓、保護血管壁的功能,而臺灣人攝取鉀的量比西方低,因此潘文涵認為增加些鉀,益大于害。
食用低鹽
高血壓、老人家可用低鈉鹽,對高血壓和有老者的家庭,低鈉鹽是滿好的選擇。行政院衛生署高血壓防治手冊引用流行病學及臨床試驗的結果,對高血壓和老人提出建議,減少鈉鹽的攝取,血壓可以下降。短期試驗發現,中度減鹽可以平均降低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4.9mmHg(毫米汞柱)、舒張壓2.6mmHg。中長期研究顯示,對50~59歲的中年人,每天減少1.2克的鈉(3克鹽),平均可以使高血壓病人收縮壓降低7mmHg,血壓正常者降低收縮壓5mmHg。
低鈉鹽的適用人群
最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以及身懷六甲的孕婦長期服用。但高鉀藥物服用者和腎功能不全、高血鉀患者須遵醫囑。
不適合心臟有疾病的人群,K+易增加心臟負擔,如濫用可能引起猝死。
鉀在人體細胞內大量存在,主要由腎臟排出,如存在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低腎素性低醛固酮癥、腎小管性酸中毒等疾病,腎臟排鉀能力下降;或長期使用心臟病常用藥β受體阻斷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及保鉀性利尿藥,腎臟排鉀減少;或者因劇烈運動、感染、大面積燒傷、創傷、酸中毒、腫瘤接受大劑量化療,癲癇持續狀態,細胞內鉀大量釋放入血,此時如果再攝入過多的鉀鹽,很可能會導致或加重高鉀血癥。
什么叫低鈉鹽?大家知道了吧。其實在2013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的食鹽攝取指南,明確指出鈉攝入過量或鉀攝入不足都是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因素。從飲食結構來看,中國人主要的鈉攝入源自食鹽,而低鈉鹽是能實現減鈉補鉀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