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一般到了秋季是吃螃蟹的季節(jié),那么大家知道九月吃公蟹還是母蟹?公蟹和母蟹有什么區(qū)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九月吃公蟹還是母蟹
“九月團臍,十月尖”,都是在說吃蟹的時間:農(nóng)歷九月吃母的,十月吃公的。十月以后,母蟹蟹黃開始發(fā)硬,而此時公蟹黃肥膏白,故有“九月團臍,十月尖”之說。
因為到了秋季,氣候漸漸由涼到冷,農(nóng)歷九月,母蟹的消化腺和卵巢長成了蟹黃,以準備過冬和來年繁殖生育的需要(春天蟹黃就變成蟹子)。這時,剝開蟹殼,可以看到蟹殼和蟹坨坨當中有很多黃色的、黏黏的東西,那就是生的蟹黃。煮熟了以后,蟹黃就變成紅色的了,而紅得越深,說明這只蟹越壯。而公蟹長得會慢些,直到農(nóng)歷十月時,脂肪才漸漸堆積起來,長成了蟹膏。剝開公蟹的殼,在同樣的地方看到的卻是白白的、黏黏的東西,就是蟹膏。煮熟了以后,蟹膏變成了半透明狀。蟹膏越多,說明這只公蟹越壯。
公蟹和母蟹的區(qū)別
1、母螃蟹蟹黃里含有膽固醇,而公螃蟹不含。
2、一些肝功能不好的人可以多吃公螃蟹,但對母螃蟹則要慎吃。
3、一般只有大閘蟹公蟹才有蟹膏,蟹黃是母蟹才有的。
4、蟹膏是大閘蟹公蟹的精腺,蟹黃是母蟹的卵巢和蟹卵。
5、對于公蟹而言,蟹膏最初是存放在肝臟上的,然后才轉(zhuǎn)移到性腺上,蟹膏越多,說明大閘蟹身上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比較豐富,但是蟹膏里的脂肪含量比較多。
6、對于母蟹而言,蟹黃里面含有大量人體所必需的磷脂、脂肪、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營養(yǎng)價值比較豐富。
公蟹好還是母蟹好
母蟹的蟹黃多,在陰歷十月以前吃更好,到了十月后,蟹黃多長成蟹子排出,所以母蟹的肉味沒有公蟹好了,而這時公蟹的蟹膏比母蟹多,味道比較甘甜酥軟,而且最大的特點是煮熟后不會變硬,吃起來香滑爽口。
此外,公蟹和母蟹的營養(yǎng)價值也有區(qū)別,母蟹的蟹黃里含膽固醇,而公蟹沒有,所以公蟹比較適合肝功能不好的人群食用。
九月吃公蟹還是母蟹?公蟹和母蟹有什么區(qū)別?現(xiàn)在還是九月份,所以還是吃母蟹比較好,等到了十月份,就可以美美的吃上公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