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美食,看起來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讓人一吃難忘,越吃越愛吃。
TA就是——廣東腸粉!
作為廣東早餐界的王,腸粉深得廣東人民的喜愛。生活在廣東,沒有什么比一份腸粉更讓人清爽舒適了,搭配上一杯豆漿,或者是一碗白糜,這樣的完美早餐,總是能把廣東人的起床氣消散。
常見的腸粉由三個部分組成——米皮、醬汁、餡料。許多人會認為餡料是這道食物里的C位,實際上,米皮才是重中之重。
腸粉中的米皮要求極高,要薄但不可破,氣味要香,入口要滑,清爽彈韌,口留回味。用不同的米也會制造出風味迥異的口感。
以新米為原料的米皮香味更濃,陳米米皮則較爽滑通透,許多人也會將新米舊米混合磨漿,以結合兩者優點,達到較佳品嘗體驗。
其次是腸粉的蒸制手法,如窩籃拉腸、布拉腸、抽屜式拉腸等等。傳統的布拉腸出品太慢,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大家逐漸選擇了抽屜式拉腸。
米漿倒入到可抽拉的鐵盤中,然后讓米漿在鐵盤中鋪勻,再逐漸撒上各種餡料,一起蒸制而成。
醬汁上也大有不同
廣式腸粉多澆有醬油,可這并不是單純的醬油。它加入了水、高湯、冰糖、魚露等其他調味料熬煮而成,達到鮮甜而不咸,清而不淡,油而不膩的風味。這樣一份醬汁不僅不會遮蓋腸粉的原味,反而為腸粉注入了靈魂,烘托出腸粉之鮮。
潮式腸粉的醬汁更為多樣,除了醬油外還有花生醬、芝麻醬、鹵醬等。
一條腸粉很小,說到底不過是用來飽腹的小吃;一條腸粉又很大,裝得下廣東人的性情和愜意的日子。
對當地人來說,腸粉是他們從小到大記憶中的味道,美好的一天也從一份腸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