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豆?扁豆,通用名藊豆,是一種豆類植物。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扁豆不但作為食物有很好的食用價值,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可以抗病毒、降血糖,還具有防癌等功效。
什么是扁豆
扁豆,通用名藊豆,別名火鐮扁豆、藤豆、沿籬豆、鵲豆、查豆、月亮菜,雙子葉植物綱。種類也很多,如:白扁豆、紫扁豆、油豆、蛇豆、豬耳豆(形似豬耳朵)。為豆科扁豆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是一種豆類植物。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扁豆花有紅白兩種,豆莢有綠白、淺綠、粉紅或紫紅等色。嫩莢作蔬食,白花和白色種子入藥,有利于暑濕邪氣的祛除,健脾止瀉之效,同時扁豆還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作用。
扁豆的習性
什么是扁豆?我們先來了解扁豆的生長習性,扁豆是多年生、纏繞藤本。全株幾無毛,莖長可達6米,常呈淡紫色。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基著,披針形;小托葉線形,長3-4毫米;小葉寬三角狀卵形,長6-10厘米,寬約與長相等,側生小葉兩邊不等大,偏斜,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近截平。
種子適宜發芽溫度為22~23℃。植株能耐35℃左右高溫,根系發達強大、耐旱力強,對各種土適應性好,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質土壤或壤土種植能顯著增產。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小葉披針形,花白色或紫色,莢果長橢圓形,扁平,微彎。種子白色或紫黑色。喜溫暖潤濕,耐熱。一般春播秋收。嫩莢是普通蔬菜,種子可入藥。
扁豆的藥用價值
扁豆中含對人的紅細胞的非特異性凝集素,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對牛、羊紅細胞并無凝集作用。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種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甲不溶于水,無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于食物中飼喂大鼠,可抑制其生長,甚至引起肝臟的區域性壞死;加熱后則毒性作用大見減弱,故凝集素甲是粗制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乙可溶于水,有杭胰蛋白酶的活性。
抗病毒扁豆含有對病毒的抑制成分,這種活性成分在水溶性的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有,這種成分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長。降血糖扁豆中所含的淀粉酶抑制物在體內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扁豆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刺激骨髓造血組織,減少粒細胞的破壞,提高造血功能,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效。
抗癌防癌扁豆中的植物血細胞凝集素能使癌細胞發生凝集反應,腫瘤細胞表面發生結構變化,從而發揮細胞毒的作用,并可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增強對腫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腫瘤的生長,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什么是扁豆?科學說法是為豆科扁豆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植物系列的素菜,而扁豆因為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而被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