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食用油的種類有很多種,比如: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菜籽油等等,那么,食用油到底該選哪一種?面對這些油,我們究竟該怎么去選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食用油到底該選哪一種
1、橄欖油。橄欖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預防心臟病,有助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壞”膽固醇,還富含維生素E,特級初榨橄欖油更是富含多酚,能夠抗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不過,橄欖油不適用于煎炸,發煙點也就是冒煙時候的溫度較低,高溫下營養成分容易丟失,所以拌沙拉最好。另外,不同等級的橄欖油口味不同,價格差異也很大。
2、菜籽油。這種油富含歐米茄3、6、9不飽和脂肪酸,是保持肌膚和大腦健康的營養成分之一。菜籽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食用油略低,維生素E含量超過橄欖油,發煙點較高,適用于烘焙和煎炸。
3、花生油。花生油發煙點高,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健康;缺點是初加工、冷榨花生油可能引起過敏,而精煉花生油則幾乎不含過敏源。花生油適用于煎炸食物,但你不會想用它拌沙拉的。
4、亞麻油。富含歐米茄3和歐米茄6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預防心臟病和中風;缺點是它所含的這兩種脂肪酸比較難消化,而且溫度略高化學結構就會變化,發出難聞的味道。此外,亞麻油保存期限太短,僅幾周時間,因此適合冷藏,做做沙拉。
5、葵花籽油。這也是一種理想的煎炸用油,不過,烹飪時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食材的營養成分流失越多。
如何選購食用油
一看標示:國家規定,食用油的外包裝上必須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質量等級、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必須要有QS(質量安全)標志。有的產品包裝上有標識如“5S”壓榨,或“4S”等字樣,其實這些并不是行內的專業標識,而是企業為了配合宣傳提出的“概念”。
二看包裝:印有商品條碼的食用油,看其條碼印制是否規范,是否有改動跡象,謹防買到隨意更換包裝標志、擅自改換標簽的食用油。選購桶裝油要看桶口有無油跡,如有則表明封口不嚴,會導致油在存放過程中的加速氧化。
三看產地:產地很重要,如橄欖油產地多為地中海周圍國家;大豆產地為美國,基本上可以確定該油是轉基因產品,產品為中國,基本上為產品;花生油、菜籽油產地為北方地區,則品質要好于南方地區。
四看日期:生產日期及保質期,一般印在瓶蓋或瓶頸的部分,需要仔細看才會看清。食用油保質期較短,如果存放時間過長、存放時不注意避開日光照射、存放時室溫過高或者將油桶開啟后長期不用等,食用油就容易氧化酸敗,出現哈喇味。氧化酸敗的食用油,其過氧化物等有害物質將大量增加,對人體健康有害,應停止食用。因此,購買時一定要看清生產日期,不要一次性購買過多,以保證在保質期內食用。
五看原料:看原料成分與品名是否一致;對調和油類,尤應注意各種原料成分標示。小編在超市面上曾見過一種名為“濃香花生油”的食用油,但原料里卻是花生、豆油等一大堆原料名,說白了,根本就不是純花生油。
六選工藝:現在中國食用油的制作方法分為壓榨(物理)和浸出(化學)兩種。壓榨法是利用施加物理壓力把油脂從油料中分離出來,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榨出的油所含的各種成分保持較為完整。浸出法是用一種化學物質把油弄出來,產油率比壓榨方式要高。由國家糧食局負責起草的食用油標準已出臺實施,新標準規定:壓榨食用油、浸出食用油要在產品標簽中分別標識“壓榨”、“浸出”字樣。
食用食用油需注意
1、少吃油。油即是脂肪,含有較高的熱量,如今生活水平提高,營養補充充足,故應少吃油,防止熱量攝入過多。
2、吃好油。不同的油營養價值不同,大體分為木本植物油>;草本植物油>;動物油
3、吃多樣性油。吃油的多樣性以滿足人體對多種。
不同營養成份的需要,達到健康吃油的目的。
食用油到底該選哪一種?根據以上的介紹,想必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吧?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換著吃油,多均衡一下營養,有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