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大家也都知道像高郵湖大閘蟹這種蟹,但是還是有人會問:高郵湖大閘蟹怎么樣?高郵湖大閘蟹的特點是什么?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高郵湖大閘蟹怎么樣
高郵湖大閘蟹早在北宋年代就很有名氣了。高郵鄉賢、婉約派詞宗秦觀請專人將《黃樓賦》送給時在徐州的師友蘇軾的同時,捎贈高郵土特產風魚、醉蟹、高郵雙黃鴨蛋,并賦詩一首《寄莼姜法魚糟蟹·寄子瞻》,詩中寫道:“團臍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事瓶罌。先社姜芽肥勝肉。”秦少游特地遴選蟹殼為紫色的雌蟹,黃多脂厚,糟醉而成,還有嫩滑的莼菜、肥勝肉的姜芽等裝在瓶罌中。千年之前高郵人就善制作味美的風魚、醉蟹并作為嘉禮饋贈親友了。陽澄湖、嘉興湖、固城湖、高郵湖、邵伯湖產的蟹均為一等蟹。
高郵湖水獨立循環養蟹,基地位于高郵湖濕地,周圍沒有化工產業,更沒有生活區,大閘蟹完全生活在原生態的高郵湖濕地環境里,高郵湖螃蟹肉肥而且味道鮮美,還是紅膏的、更加有味道。
高郵湖大閘蟹的特點
高郵湖水域寬闊、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水生物產豐富,尤以高郵湖大閘蟹聞名遐邇,早在北宋年間就已成為皇家貢品之一。那么高郵湖大閘蟹的特點有哪些呢?
特點:高郵湖大閘蟹個大、肉嫩,味鮮美,營養豐。
高郵湖大閘蟹五大特征:背青,肚亮,爪金,膏紅,腥氣大。據捕蟹人說:腥氣越大,肉越鮮美。
高郵人稱高郵湖產的蟹叫“毛蟹”,因爪上長有金黃色的毛。也有人俗稱蟹為“爬爬子”,意為螃蟹會爬。有人試驗過,螃蟹一夜能爬行幾十公里。
高郵湖大閘蟹的口感
高郵湖大閘蟹味美獨特,這是大自然的造化,造物主情有獨鐘。北宋時代高郵地區有5蕩12湖,明代中期5蕩12湖連成一片,遂成高郵湖。秦少游送給蘇東坡的醉蟹,準確地說是高郵湖形成前12湖之一的小湖中所產的湖蟹。高郵湖總面積114萬畝(760平方公里)左右,淮河水的90%要通過三河閘泄入高郵湖,然后經新民灘、邵伯湖入長江。高郵湖是一個泄水過境湖,是一個活水湖,湖底含腐殖豐富的浮淤、粘土質淤泥、粉砂等。湖水的化學類型屬弱堿性水質的軟水,加上高郵湖周圍基本上無污染湖水的工廠,因而水質較好,水生植物茂盛,形成魚類、螃蟹棲息的優良生態環境,這在全省乃至全國是不多見的。政府每年總要在高郵湖投放大量的蟹苗,一般在兩年后方能長成食用。
高郵人稱高郵湖產的蟹叫毛蟹,螃蟹的時髦叫法是“大閘蟹”。為什么這樣叫?不少人都試圖詮釋,說法不一,其中一說似有道理:螃蟹性喜光亮,凡捕蟹者在港灣間設置竹編的籪,夜里放一盞燈,蟹見燈光,便三三兩兩爬上竹籪,即竹閘,漁民即在竹閘上一一捕之,被捕的蟹就稱作“閘蟹”,個頭大的就叫它“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怎么樣?高郵湖大閘蟹的特點又是怎樣的呢?大家看過之后是不是都已經了解了呢?實際上很多人對于這些可能不是很在意,只要好吃就行了嗎,何必在乎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