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環橋市場鼓勵和幫助地菜進入市場參與批發經營
作者:小猛 發布時間 2012/1/22 8:40:30 瀏覽次數:327
2011年以來,南環橋市場加強了地產蔬菜經營結構的調整,采取多種方式拓寬地菜產銷渠道,密切地產蔬菜基地和種植大戶、蔬菜經紀人的溝通聯系,鼓勵和幫助地菜進入市場參與批發經營。
一是調整擴大地菜經營區域。針對地菜交易區域5號、6號大棚通道經常出現擁堵現象,南環橋市場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專項小組強化管理,劃定和規范經營攤位,保證了區域內通道的暢通。同時,市場對南廣場進行整合,壓縮了水果和炒貨攤位經營面積,擴大了地產蔬菜的經營交易場地。在原6800平方米的基礎上,新又辟出3000平方米用以地產蔬菜交易的專營區域。
二是設立地菜種植大戶經營窗口。2011年,南環橋市場以協議的形式邀請了吳中車坊鎮江灣村、東山蔬菜園、橫涇街道上林村、望亭鎮新埂蔬菜村、張家港常陰沙農場、太倉市城廂鎮新陸村、昆山市玉山鎮玉葉園藝場、張浦鎮星金村、常熟梅李鎮海明園藝場、董浜鎮北港等規模生產大戶和種植基地,鼓勵和幫助他們在南環橋市場設立批發交易經營窗口。
三是提供優惠服務。為了讓地菜順利進入南環橋市場參與批發經營,市場制訂了系列優惠措施,對凡持有村委會、農場提供的地菜生產上市證明的種植大戶,一律優先提供經營場地、免收進場停車費、義務提供磅秤服務,同時實行交易服務費減半收取的優惠辦法。另外,針對地菜入場時間集中、車型小、出入頻繁等特點,市場專門新增設了登記處和電子磅,縮短了地菜入場登記過磅的時間,緩解了地菜入場登記過磅排隊現象。
四是拓寬直銷直供渠道。除安排優質地菜進社區平價直銷站供應外,2011年南環橋市場配送中心還與常熟董浜基地聯手,向蘇州大學19個食堂進行配供,每日配送地產蔬菜超過了10噸,占配供總量的八成。同時,為擴大地產菜批發銷路,市場還幫助菜農組織調劑青菜、韭菜、水芹等地產蔬菜向江陰、嘉興等地拓展運銷。
此外,今年以來市場多次組織骨干力量分赴產地進行走訪,進一步加強了市場與地菜基地的溝通聯系。近又與昆山周莊雙廟村、屯村、吳江合心村種植農戶簽約了產銷對接協議面積近千畝。通過協作共同努力,2011年以來特別是2011下半年,進入南環橋市場經營的地菜商戶,從原來的不足400戶現已增至近600戶;地產蔬菜的批發交易量從原來每天200噸已增至400多噸,比2011年初增加25%以上,地產蔬菜產銷呈現出購銷兩旺的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