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疆馕,沒吃過的外地人很容易將其誤會成某種西北燒餅。但實際上,兩者完全不同。
制作工藝上,饌坑的導熱原理特殊:先起明火燒熱饋坑內壁,等明火消失,再用少量鹽水噴灑內壁,手動調節不同種類需要的溫度,Z后將戳好的饌胚依次貼好,做好成品口感中心香脆、邊緣軟韌。
而對于新疆人,Z大考驗永遠在冬季剛出爐的皮牙子鑲薄脆香甜,總有食欲戰勝理智的新疆人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極寒中從口袋拿出手、摘下手套,搶先吃下熱乎的一口。
馕坑,還能烤什么?當然是肉!
新疆傳統美食體系,向來是碳水和羊肉的江湖。在烤箱還沒有被發明的若干年中,餓坑,作為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充分發揮著燒烤硬菜和主食的光榮使命。
馕坑肉,馕坑美食的入門款。顧名思義,就是將大塊帶骨的羊肉放好調料掛在造型扎實的鐵架上,吊入饌坑烤至色澤金黃油亮。肉熟連架上桌,不用額外加佐料,直接拆肉來吃,比起色澤清淡的清燉肉更能滿足人們對西域“大口吃肉”的粗獷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