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對于小麥大家估計很熟悉,但是浮小麥大家就不熟悉了,有的人可能還沒有聽說過浮小麥。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浮小麥的相關信息。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
1、自汗,盜汗
本品甘涼入心,能益心氣、斂心液;輕浮走表,能實腠理、固皮毛、為養心斂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盜汗者,均可應用。可單用炒焦研末,米湯調服。治氣虛自汗者,可與黃芪、煅牡蠣、麻黃根等同用,如牡蠣散;治陰虛盜汗者,可與五味子、麥冬、地骨皮等藥同用。
2、骨蒸勞熱
本品甘涼并濟,能益氣陰,除虛熱。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等證,常與玄參、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藥同用。
另外,還有一些關于浮小麥的小常識,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浮小麥與小麥,兩者均能益氣養心除熱,然前者走表,除浮熱止汗力強,故對骨蒸及其盜汗用之較多,后者益氣養心,除煩止渴里勝,臟躁、心煩不安、消渴之證用之較多。浮小麥與麻黃根,兩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于盜汗、自汗證,浮小麥益氣除熱而止汗,具有扶正驅邪之功,并行收斂,麻黃根只具有收斂之性,無扶正之力。
浮小麥的食用方法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食療方法,將一些有食療價值的食材做成美食,既能夠享受美味,又能夠起到保健的作用,真可謂是一舉兩得的美事。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浮小麥這種食材的食療做法有哪些?
一、象牙絲浮小麥豬骨湯
材料:
象牙絲(10克),浮小麥(30克),排骨頭(100克)
做法:
1、排骨頭斬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適量清水煮沸后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3次喝。
二、糯稻根浮小麥酸棗仁茯苓瘦肉湯
材料:
浮小麥30克,糯稻根15克,酸棗仁10克,茯苓10克,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切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后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次喝,連續喝3日。
三、浮小麥黃芪泥鰍湯
材料:
泥鰍250g,浮小麥15g,黃芪30g,大棗12粒,姜適量。
做法:
1、浮小麥洗凈,大棗清水洗凈,黃藥剪短一些并洗凈,泥鰍洗凈,瀝干水分。
2、熱鍋倒入點油,將洗凈的泥鰍倒入鍋中,爆香一下,撈起。
3、燉盅里放入浮小麥,黃芪與大棗,再將泥鰍放入,注入2碗清水,加蓋,隔水燉2小時。
四、浮小麥大棗粥
原料:
浮小麥50克,大棗6枚,糯米60克
做法:
將浮小麥、大棗、糯米分別洗凈,去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后文火煮成粥。
特點:
粥粘潤,爛熟,稍甜,喂幼兒也可加點糖。浮小麥大棗粥具有固表斂汗,養胃健脾的功效。
對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到這了。浮小麥不僅是一種中藥,能夠治療自汗盜汗等癥,它還具有很豐富的食療價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