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發明于宋朝,最早出現火腿二字的是北宋,是一種腌制或熏制的豬腿,又名“火肉”、“蘭熏”。三大火腿是哪三大?三大火腿有哪些?國內外知名火腿都有哪些?一起來漲知識嘍!
三大火腿之一:宣威火腿[云南曲靖宣威市]
宣威火腿,云南省地方特產之一,因產于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郁,色澤鮮艷,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稱“云腿”。
宣威火腿的歷史悠久,最遲始于明代。20世紀初,浦在廷等人集資興辦“宣和火腿公司”,引進機械設備制作火腿罐頭,繼而“云南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有限公司”成立,其產品于1923年參加廣州等地賽會受到各界的好評。孫中山先生為其題詞“飲和食德”,從此名聲大著,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
宣威火腿口味特點
宣威火腿,成品形似琵琶,腳細直伸,皮薄肉嫩;皮面呈棕色或淡黃色,切面肌肉呈玫瑰色,骨呈深紅色,好似一股血氣凝聚在內,油潤有光澤,脂肪呈乳白色或微紅色;食之酥脆,香而甜,油而不膩,咸淡適中。宣威火腿以五大特色聞名于世:鮮、酥、脆、嫩、香,其營養價值豐富,肉質彈性滋嫩,質感油而不膩,香味濃郁飄遠。
宣威火腿經久不衰,主要是取決于其色香味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而宣威火腿的形成,又取決于宣威獨特的地域地理氣候環境。《宣威縣志稿》載:“宣腿天下,氣候使然”。的確如此,鄰近宣威的其它地區用與宣威相同的豬種,相同的飼養方法,相同的腌制工藝,制作出來的火腿其味道與宣威火腿相差甚遠。宣威火腿肉香馥郁,口感純美的秘密,在于宣威獨特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
三大火腿之二:金華火腿[浙江省金華義烏]
產品名稱:金華火腿
產品產地:浙江金華
產品特性:色、香、味、形四絕
產品簡介:由于所用原料和加工季節以及腌制方法的不同,金華火腿又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如在隆冬季節腌制的,叫正冬腿;將腿修成月牙形的,叫月腿;用前腿加工,呈長方形的,稱風腿;掛在鍋灶間,經常受到竹葉煙熏烤的,稱熏腿;用白糖腌制的,叫糖腿;還有與狗腿一起腌制的,稱戌腿。
產品歷史:據傳南宋抗金名將宗澤(義烏人)是火腿業的祖師爺;有的傳說講他把家鄉豬肉經過腌制帶至皇宮,進獻給皇上,皇帝見到剖開的腿肉緋紅似火,即把它命名為“金華火腿”。
產品特色:
用金華兩頭烏豬的后腿精制而成,皮色黃亮,形似竹葉,肉色紅潤,香氣濃郁,營養豐富,鮮美可口,是饋贈珍品,佐食佳肴,也是滋補良晶。據清代趙學敏編纂的《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金華火腿有益腎、養胃、生津、壯陽、固骨髓、健足力等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病人恢復元氣,老人益壽延年,婦女產后養身,吃點火腿,既能促進食欲,增添口福,又得到滋補,增進健康,一舉兩得,妙不可言。
金華火腿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金華火腿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三大火腿之三:如皋火腿[江蘇南通如皋]
產于江蘇如皋。挑選當地尖頭細腳、皮薄肉嫩、毛重60公斤左右的健康良種豬,洗凈鮮腿后根據其大小,肥瘦修成竹葉形或琵琶形。腌制時嚴格控制用鹽時,腌熟后及時洗曬,然后保管發酵。保管發酵是火腿具有特殊品質的關鍵性工序,發酵周期為5-6個月。火腿的整個制作周期共10個月左右,一般以霜降至立冬間,氣溫在2-100C為生產時間。皮薄爪細,形似竹葉、琵琶,瘦多肥少,紅白鮮艷,風味獨特,色、香、味、形均佳,可長年貯存,四季皆可進食。如皋火腿不僅美味可口,還有補益身體和祛除疾病的功效。據記載:火腿有益腎、養胃、生津、壯腸、固骨髓,健足力之功能。
如皋是江蘇省生豬產區,生豬品種稱“東串豬”,為瘦肉型豬種,如皋的火腿制作始于清代中葉,綿延相傳數百年之久。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如皋廣豐制腿棧(即廣豐腌臘制腿公司)生產的火腿,獲美國檀香山國際博覽會金獎;宣統二年(1910),如皋火腿又在江寧(今南京)舉行的南洋勸業會上獲優異榮譽獎。是時,如皋火腿暢銷海內外,在上海和美國舊金山等地均設有分棧,與浙江金華、云南檀越并稱三大制腿中心,時人將之與浙江金華火腿并稱“北腿”、“南腿”。
與金華火腿相比較,如皋火腿稍咸,且精多肥少,肉質也比金華火腿稍老些。如皋火腿的特點是:薄皮細爪、造型美觀(形似琵琶或竹葉),具有色澤鮮艷、咸香味美等獨特風格,以色、香、味、形“四絕”著稱于世。火腿營養價值很高,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成份。
三大火腿是哪三大?三大火腿有哪些?以上就是相關介紹了,對于現代人而言,火腿仍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我國的火腿品種繁多,各具特色,頗受大眾喜愛!其中便以金華火腿、如皋火腿和宣威火腿這三種火腿最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