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里的“餓”,說的是沒有吃飯,或者沒吃飽時的一種感覺,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顯性饑餓”。然而,還有一種饑餓,已經成為當下威脅人類健康的又一大重要問題。
感覺自己吃飽了,但其實營養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燒烤、火鍋輪番轟炸的干飯人,可能一直在“挨餓”?沒錯!這就是常說的隱性饑餓。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隱性饑餓已成為人類健康的重大阻礙。現代醫學發現,70的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亞健康等都與人體營養元素攝取不均衡有關。即與“隱性饑餓”有關!
隱性饑餓的表現
容易腿抽筋和腰酸背疼——缺鈣
眼睛容易疲倦、干澀——缺維生素A
皮膚干燥粗糙——缺維生素A、E
容易牙齦出血、感冒——缺維生素C
容易長口腔潰瘍——缺維生素B
如何改善隱性饑餓?
改善這種隱性饑餓的情況,首先要滿足攝入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并確保膳食均衡。蔬菜、水果、蛋奶類、谷物、大豆堅果都要搭配均衡。其次,要少吃加工類食品。這類食品中的大量添加劑會使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流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