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拼多多旗下快團團正針對餐廳、酒店、酒樓等業態測試“訂餐/擺攤”服務,并于今年7月在江蘇、湖南等地率先啟動商家招募,開展試點運營。用戶可通過快團團平臺購買相關商家預售的熟食類團購商品,下單后前往門店核銷并外帶?靾F團商家也可選擇自主配送商品,靈活完成履約,進一步拓展本地化服務能力。
商家“線上預售、線下自提/擺攤”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為:首先優選具備兩大特征的菜品:一是酒店的招牌菜,能代表品牌水準;二是便于攜帶、不易變形或變質的便攜款。確保食物在打包、運輸過程中不影響外觀與口感,既維護品牌口碑,又契合消費者日常用餐需求,實現即買即走、方便自提。
然后進入微信小程序“快團團”,點擊底部“一鍵開團”,選擇“普通團購”進入商品編輯頁面。需完整填寫基礎信息:團購標題要醒目吸睛,商品描述需突出菜品特色,價格與庫存須清晰標注;物流方式選擇“自提”,并設定好開團與截團時間。所有信息填寫完畢后,務必進行預覽檢查,確認無誤后再點擊“發布”,團購即正式上線。
接著優先建立私域粉絲群,通過會員福利、訂座優惠、專屬折扣等方式吸引顧客入群,增強用戶粘性。在群內明確告知外帶規則,包括自提時間、地點及注意事項;每日提前預告次日供應菜品,并附上團購鏈接,鼓勵顧客提前下單預約。此舉不僅提升轉化率,也有助于商家精準預估銷量,優化備貨計劃。
利用午市時段集中備餐與打包,傍晚前布置好自提點的貨架或攤位,安排3至5名員工現場引導,協助顧客核銷訂單、領取商品,維持取餐秩序,確保交付流程高效順暢,提升整體服務體驗。
目前已有不少知名餐飲企業參與該模式的測試,包括中吳賓館、長沙瀟湘華天大酒店、揚州花園國際大酒店等。據快團團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吳賓館于2025年7月上線平臺后,日均訂單量穩定在400至500單,運營成效顯著,展現出較強的市場接受度。
可以看出,與美團、京東等具備完整配送體系的外賣平臺不同,快團團的商家自配送更像是一種自發生態的延伸:平臺本身并未明確布局外賣服務,但商家為提升經營效率和用戶體驗,主動探索出這一靈活模式。
此次快團團試水餐飲本地零售,實則是其切入“即時性消費”場景的關鍵一步。相較于美團、京東依賴重資產搭建的配送網絡,快團團通過“消費者到店自提”或“商家自主配送”的方式,巧妙避開了外賣賽道的高成本競爭與監管敏感地帶,實現了輕量化、快速化的市場滲透。
盡管缺乏自建物流體系,但快團團的核心優勢在于強大的社交裂變能力與“預售+低價”的運營模式。這種差異化策略,使其在“非即時性餐飲零售”領域形成有效補充,甚至可能發展為獨特的競爭優勢。
來源:電商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