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22日)盤后,江蘇恒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順醋業”)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報告期內,恒順醋業實現營業收入(合并報表)11.8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8億元,同比微增0.91。更能彰顯主業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微增1.13。
對于營業收入的增長,恒順醋業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系調味品銷售增長及存量房銷售所致。而在上半年,恒順醋業的調味品實現營收10.89億元,同比增長9.29,不及公司整體營收增幅,同時,恒順醋業的歸屬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的低增速,也體現了公司上半年在毛利率層面遭遇的挑戰。
01
“S身強體”見成效?毛利率下滑攤薄利潤
在財報中,恒順醋業表示公司“S身”取得新成效,在2021年工作開展的基礎上持續發力,完成子公司自然人股權收購工作,激勵類股權清理已全部完成,非激勵類的個人股權正在持續推進中。
同時,“強體”增力下功夫。一是產能項目扎實推進。非公開發行項目已于7月4日獲得Z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相關產能建設項目均按序時進度推進。二是科技創新成果突出。研發中心新申報省級科技項目2項,市級科技項目2項;新獲授權專利8件,其中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1件;申請專利19件,其中發明專利8件。
根據恒順醋業披露的經營數據顯示,上半年,恒順醋業食醋類(含白醋)實現銷售收入7.18億元,同比微增0.14;料酒實現銷售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16.27。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半年,恒順醋業的各類產品毛利率均出現了下滑。其中,公司綜合毛利率為綜合毛利率35.47,同比下降2.15個百分點;食醋毛利率41.13,同比減少0.36個百分點;料酒毛利率27.65,同比減少1.72個百分點。
從銷售模式看,恒順醋業的傳統分銷模式依舊是公司的主要銷售渠道,實現銷售收入10.33億元,同比增長11.33;而直銷模式則僅實現銷售收入5582.5萬元,同比下滑18.35。
分渠道看,恒順醋業線上渠道實現銷售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20.89;線下渠道實現銷售收入9.72億元,同比增長8.04。
從區域上看,報告期內,華東地區依舊是恒順醋業的主陣地,實現銷售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8.03;此外,華南、華中、西部和華北大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基數Z低的華北大區增幅也Z高,達到了14.49。
截至今年上半年,恒順醋業擁有經銷商1940家,其中,華東、華南、華中、西部和華北大區分別擁有331家、480家、371家、398家和360家。由此可見,華東地區經銷商數量Z少,但為公司貢獻的業績卻Z高,而華北大區的經銷商數量比華東地區多了29家,但貢獻的營收(7038.26萬元)卻僅為華東地區的12.72,足見兩地經銷商戶均營收水平的差距。
不過,恒順醋業還是在財報中肯定了自己的區域拓展策略。一是全國化布局進程加速。上半年華東地區表現穩健,華南、西南等地區增長提速。二是市場結構趨于合理均衡。外圍市場拓展成效逐步顯現,市場分布不均衡狀況進一步改善。三是產品結構出現積極變化。大單品加快培育,企業抗風險能力逐步增強。
02
“押寶”復調能否加快向“恒順味業”跨步?
早在2021年,恒順醋業就為了圍繞“做深醋業、做高酒業、做寬醬業”三大核心主業發展的戰略,開始有意剝離與主業無關的資產和業務的同時,大舉并入與調味品相關的資產,比如先后剝離恒順米業、恒順商城、小額貸款公司,同時并入恒順新調剩余股權等。
而在報告期內,恒順醋業的上述戰略并未停止。
恒順醋業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合計投資6406.027萬元收購了子公司恒順重慶調味品有限公司少數股東合計16.82股權、鎮江恒順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少數股東合計17.48股權、鎮江恒順新型調味品有限責任公司少數股東合計27.75股權、江蘇恒順沭陽調味品有限公司少數股東合計15股權。同時,恒順醋業還于2022年6月,公司設立全資子公司江蘇恒順復合調味品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高調“押寶”復合調味品領域。
并且,恒順醋業還在財報中表示公司產品創新體系化推進。產品戰略委員會實體化、常態化運營,一方面,定期梳理現有產品,淘汰老化、低毛利、競爭力不強的產品,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新產品,復合調味料、油醋汁、蠔汁醬油、“酸甜抱抱”輕醋氣泡水等新品穩步增長。
而恒順醋業在復調等新品類中斬獲一定成效,這或許才是公司高調進軍復調的關鍵。今年上半年,恒順醋業在除醋、料酒外的其它調味品銷售收入1.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19。
就在恒順醋業披露半年報前夕的8月18日,恒順醋業復合調味品有限公司(下稱“恒順復調”)正式成立,并且包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杭祝鴻,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殷君等一眾高管集中出席,也足見公司自上而下對該事件的重視程度。
根據公司披露,恒順復調是在新型調味品公司和醬類板塊車間基礎上,新增辣椒醬、“一菜一包”、“小杯醬”及酸湯肥牛、紅燒肉等復合調味品,還將同時進行4款異國風味火鍋底料生產,項目總占地為56畝,主要包括復合調味品生產加工車間、倉庫等廠房建設,建成后可實現年產10萬噸復合調味料的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恒順醋業在披露中表示,去年,恒順酸湯肥牛、紅燒肉等產品一經面世就獲得不俗的反餉。今年上半年復合調味料就實現了超500的猛增態勢。
而杭祝鴻也在現場表示,恒順復調將推動恒順醋業實施基礎調味料和復合調味料雙輪驅動,是公司“做深醋業、做高酒業、做寬醬業”三大核心主業發展層面的標志性事件。
然而,復合調味品賽道本身就已經日趨“紅海化”,恒順醋業未來能在復合調味品領域闖出多大的天地仍有待時間的觀察。
相比對復調賽道的樂觀展望,恒順醋業當下的毛利率下行或將更加亟待解決。
今年上半年,恒順醋業的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增幅分別達到了19.19和14.2,均明顯高于公司整體營收增速,雖然公司對此解釋成分別系由產品銷售增長、結構調整及原料等成本增加所致和主要系廣告費用增加所致,但換而言之,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或由一些非常規性的因素拉動所致?
并且,當前食醋和料酒板塊依舊是恒順醋業的主要營收來源,除了成本上漲等一些非常規因素外,兩大主力產品的毛利率下滑對公司來說并非好事。
根據恒順醋業引援2021年Z國調味品協會《Z國調味品著M品牌企業100強》數據顯示,2021年度食醋企業(32家)生產總量為157.5萬噸,同比增長率為3.1。公司產量為34.5萬噸(Z國調味品協會口徑),有6家企業出現負增長;復合調味料企業(39家)生產總量為89.9萬噸,同比增長率為17.8;調味料酒企業(18家)生產總量37.3萬噸,同比增長率為-0.4。公司產量7.8萬噸,位列調味料酒產量前三位。
由此可見,恒順醋業雖然有一定優勢,但無論是食醋、料酒還是公司準備發力的復合調味品領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群敵環伺的新市場競爭格局,恒順醋業仍需在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