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肯德基賣沙拉碗,當奈雪開起輕食店,當賽百味門店破千……一眾餐飲巨頭的新動向,折射著輕食市場變革。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輕食市場規模突破3200億元,2026年或超500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肯律輕食KPRO、奈雪green、賽百味等品牌加碼布局,有望推動輕食從小眾消費,邁向更大消費空間。
肯德基等巨頭下場,試水千億消費市場
肯德基旗下的能量輕食品牌“KPRO肯律輕食”,正進一步加大對市場的投入力度。據不完全統計,8月以來,KPRO在北京、長沙、東莞、鄭州、太原等多個城市開出新店。此前,KPRO已在上海、廣州、杭州、深圳、武漢、天津、青島、南京等地布局門店。肯德基方面表示,依托肯德基成熟的供應鏈體系,KPRO將持續推進門店拓展計劃,進入更多的城市。
記者在KPRO點單頁面看到,門店主要產品涵蓋谷物能量碗、燜飯能量碗、健康堡卷等產品,每款產品都有熱量標識。
當KPRO加速開店的同時,另一全球知名連鎖餐飲品牌賽百味宣布,國內門店突破1000家,并表示將繼續加快開店步伐,2025年門店總數預計達到1100家。賽百味產品主打新鮮、健康等賣點,能量碗、三明治等產品,也拿捏著健身或有身材管理需求人士的胃。
賽百味中國首席執行官朱富強在品牌千店活動上表示,隨著中國消費者收入持續增加,消費觀念也從“吃得飽”“吃得好”,逐漸轉向“吃得新鮮、健康”。同時更多消費者開始關注日常的健身鍛煉和身心健康。現在是賽百味在中國發展的時機。
除了快餐巨頭,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也來輕食賽道湊熱鬧。今年上半年,“奈雪green”店型上線,聚焦輕飲輕食。奈雪方面告訴記者,目前已有30余家門店落地北上廣深等城市。下半年,將不斷改進奈雪green店,探索新的店型或消費場景以期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賽道火熱,輕食能否成為餐飲主流品類?
事實上,在國內餐飲市場上,輕食品類并非新鮮事物。2015年之后,輕食市場不斷有新的品牌現身,也有品牌被淘汰。
“早期的輕食消費主要是以健身人士為核心,隨著近幾年體重管理、營養管理、健康管理、顏值管理的持續深化,輕食也迎來了新一波發展紅利。”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說道,“但由于沒有頭部企業去引領行業發展,倒閉的輕食品牌也不在少數。”
在朱丹蓬看來,以肯德基為代表的頭部連鎖餐飲品牌,精準洞悉到當下消費需求以及消費行為的變化后,推出輕食品牌KPRO,進行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群“五多戰略”布局。“以肯德基目前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粉絲效應及供應鏈完整度來看,其輕食業務有望進入高速擴容階段。”朱丹蓬說道。
輕食市場整體實現增長,但選手也越來越多。除了上述三大品牌外,蔓味輕食、沙野輕食、無谷輕食等眾多連鎖品牌及區域小型個體門店,持續涌現。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輕食”相關企業約為1.3萬家。從年度新增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輕食相關企業在2018年開始逐年呈現增長趨勢,并在2021年達到新增注冊高峰,年度新增注冊企業達到4800余家;截至目前,2025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超過2300家。
有味餐飲加速器創始人譚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進一步指出,輕食是一個小眾且穩定的品類,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成為餐飲主流品類。“主要是因為輕食的‘功能性’強,但‘日常性’弱,它滿足了特定場景下的需求,比如減脂期、白領午餐等,但難以成為多數人的日常飲食習慣,不容易沉淀長期用戶黏性。”譚野說道,此外,輕食單價普遍高于快餐,且對食材依賴度高,在一、二線以外城市很難快速滲透。
以鄭州市場為例,據點單小程序,賽百味能量碗價格為29元~43元,6英寸肉類三明治20元+;KPRO招牌烤雞腿肉烤蔬能量碗34元起。
“輕食市場容量有限,產品壁壘又低,可能容易陷入同質化甚至價格戰。”譚野建議,對連鎖品牌而言,布局輕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選址、供應鏈和品牌心智,可以把輕食作為“必選項”嵌入到年輕人的午餐場景,但對企業而言可能只是微增量;對中小玩家來說,控制擴張欲,深耕特定人群,維持一種非規模的會員體系,反而會更好。
責編:劉安琪|審校:陳筱娟|審核:李震|監審:古箏
來源:大河財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