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在蔓延,部分國家禁止糧食出口,糧食安臨嚴峻考驗,引發國內關于糧價上漲的擔憂。
對此,4月6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王德奇表示,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松,北京市糧食供給充足、儲備到位,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市民不必集中采購和在家中囤積糧食,后期不會出現糧價大漲局面。
“近三年來,北京市糧食進口數量不大,主要用于品種調劑。2019年實際進口糧食只有12萬噸,市場糧食形勢變化對北京糧食市場影響有限。”王德奇說。
據了解,為保障糧源充足,當前北京市已建立了穩固的糧源基地。北京與黑龍江、吉林、河南、河北、山東等7個主產區,政府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方式,不斷鞏固和拓展糧源供給渠道。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在外埠建立了多處糧源基地,目前“一手糧源”的掌控能力接近全市消費量的70%。
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北京市地方糧食儲備相當于6個月市場供應量,輪換購銷機制健全,在調節糧食市場供求和價格方面發揮了“壓艙石”和“穩壓器”的作用。若加上其他性質的糧食,北京轄區內糧食庫存相當于10個月的市場供應量。
疫情期間,北京成品糧儲備量由15天增加到36天的市場供應量。再加上企業的商品庫存,全市成品糧庫存相當于48天的市場供應量。市、區兩級政府都有糧食應急供給預案,全市共有800多個應急供應網點,配備了必要的應急運輸、配送能力,能夠確保應急狀態下的糧食有效供給。
從市場監測情況來看,今年3月,北京市大米批發均價為2.52元/斤,至月末價格同比下降1.3%,大米零售均價為3.01元/斤,月末價格同比上漲3.38%;富強粉批發均價1.7元/斤,月末價格同比下降2.59%,富強粉零售均價2.06元/斤,月末價格同比上漲1.12%。
“從整體情況看,價格基本平穩。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保供穩價工作,預計后期不會出現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情況。”王德奇說,下一步,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還將加強貨源組織和調度,加強儲備糧執法檢查,確保首都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從國內來看,當前糧食產量、庫存量等數據均現明顯盈余。我國連年豐收,糧食產量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人均糧食占有量470公斤,庫存消費比遠高于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其中,小麥和稻谷庫存大體相當于人民一年的消費量。國內糧食供給關系總體寬松,除得益于糧食產量充足外,也一定程度上緣于國民營養結構的轉變。工商業聯合會新鄉村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孫文華指出,當前隨著國內居民食物結構發生改變,由原來倚重碳水化合物轉向蛋白質等多元營養的補充,營養結構轉變后,對糧食的需求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緊迫。
“目前國內存糧總量是沒有問題的,現在還需做好糧食結構的調整,同時幫助種糧大戶提高生產力,進一步在國外糧食進口量減少的情況下,增加各品類糧食的市場供應。”孫文華說。來源:食品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