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下午2時,國家相關部門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部門發言人介紹穩外貿相關舉措,并答記者問。
記者:
我們知道,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進口增長比較快,對滿足國內需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如何繼續發揮好農產品進口穩定市場的作用?謝謝。
發言人:
大家都知道,政府近年來高度重視擴大進口的工作,對農產品和食品的進口也不斷增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近兩年來,根據海關的統計,農產品進口貿易額在1300億到1500億左右,出口額在750億到800億左右,進出口加在一起是2100億到2300億左右。
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大豆、肉類和乳制品,這三類產品占到了農產品進口的45%,今年1-2月份,農產品的進口保持穩定增長,進口額達到了234.5億元美元,同比增長5.1%。其中大豆進口增長14.2%,肉類進口增長了1.2倍,乳制品進口基本持平。
總體看,糧食、大豆、植物油、肉類、食糖、棉花等大宗農產品供求是平衡的,庫存也較為充裕。
從糧食的角度看,我國三大主糧自給率高,儲備、庫存充裕,我國糧食進口只占我們國內消費量的2%左右,進口農產品和食品主要是為了調劑品種。剛才提到了在疫情形勢之下,有些國家限制了糧食的出口,綜合分析來看,對我們國家的影響不大。比如植物油,目前的植物油供需總體平衡,受疫情的影響,國內的食用油需求有所下降,我國食用油的庫存也非常充足,基本能夠滿足國內消費的需要。
近兩年來,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國內豬肉供需存在缺口。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進口來源的多元化,肉類進口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去年我國肉類進口總量達到了482萬噸,同比增長58%,其中豬肉進口近200萬噸,同比增長67%。應該說,豬肉的進口對穩定國內市場、滿足人民消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當前,市場農產品供應相對平穩,但疫情對農產品物流暢通帶來一定影響。商務部將密切關注農產品供求趨勢和疫情走勢,加強抗疫合作,暢通物流鏈條,加大農產品貿易的促進,多措并舉,促進農產品進口的多元化,穩定市場供應,發揮進口農產品對國內市場保供穩價的重要作用。謝謝。來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