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國內的行情來講,玉米的價格也有所上漲,淀粉價格更是上漲了50元,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必要囤糧食呢?如果將糧食囤在家里過一段時間賣,是不是能夠賣到更高的價格呢?
首先,近一階段我國的玉米價格確實出現了上漲的行情。很多地區的玉米價格從前期的0.8~0.85元,已經漲到了0.95~1.1元一斤,甚至有一些地區的價格已經突破了1.1元。縱觀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各國的糧食價格都出現普遍上漲,導致國內糧價也比較活躍。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國內的經濟社會生活開始緩慢,恢復用糧企業對于玉米的需求不斷增多,導致市場上的玉米價格不斷上漲。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現在將玉米吞在家里暫時不賣,等待后市價格更高一點再賣,是否合適呢?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玉米價格已經處于相對的,想要再往上繼續上漲的空間并不是很大。因為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大,產量多,目前每年至少有2.6億噸以上的玉米產量。近幾年我國都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處理玉米庫存,這也是導致你價格比較低的重要原因。那么現在經過幾年的努力,仍然還有接近1億噸的庫存存在。所以總體而言我國的玉米供應非常充足,不會出現短缺的問題,所以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會出現。
對于農民來講,現在手中持有的玉米其實數量并不是太多,很多人已經在年前就已經將玉米銷售出去了。而隨著各地工廠企業對玉米需求量的增多,以及我國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復蘇,對于玉米的需求是在不斷增長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手中有量的話,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及時出售。如果選擇繼續放在自己手中存儲的話,一方面可能會因為存儲帶來一定風險,畢竟再過一段時間降雨就會增多,存儲的限制條件會更多一些,如果出現霉變腐爛的情況,將會直接影響農民的收益。
另外一方面未來玉米價格到底是漲是跌,現在大家都說不準,但是目前的價格已經處于相對的高點,如果想要繼續上漲,比如說突破1.2元一斤,可能性存在但并不是很大。將玉米放在自己手中,等待價格上漲再銷售出去,這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農民應該密切關注市場行情走勢變化,把握住市場高點,適時銷售,而不是一味的惜售待漲。
說實話,農民雖然手中有糧,但是它們對市場的反應速度肯定是處于弱勢的那一環,很多時候出信息不對稱的弱勢方,等到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其實玉米價高點已經過去了,很難在高點的時候拋售出去。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應該選擇在盡可能高的地方拋售,而不是非要等到頂峰。所以對于農民來講,沒有必要大量的囤積糧食,而是要把握住市場方向,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適時出手。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