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豆和豆粕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專家認為,疫情沖擊是部分國家對大豆供應預期趨緊甚至恐慌的主要原因,并非市場大豆供需失衡所致。目前,我國大豆供求基本保持平衡,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但需要警惕資本炒作大豆等大宗農產品,引發大豆價格大幅上漲,終影響我國大豆供應。
繼巴西、阿根廷因疫情防控出現封港和罷工等傳言引發大豆和豆粕市場出現較大波動之后,近日又傳出了俄羅斯將在6月份前暫停對出口大豆的消息。
我國是大豆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高。大豆市場出現的一系列變化會不會影響我國大豆供應,進而影響國內肉食品和食用油價格?專家認為,疫情沖擊是部分國家對大豆供應預期趨緊甚至恐慌的主要原因,并非市場大豆供需失衡所致。目前,我國大豆供求基本保持平衡,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
專家認為,當前更需警惕資本炒作大豆等大宗農產品,引發大豆價格大幅上漲,終影響我國大豆供應。
位于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川店鎮的湖北峪口禽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家禽育種企業,今年生產經營頗為艱難。國內疫情發生初期,因交通封堵導致飼料供應緊張,在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疫情蔓延又導致豆粕現貨價格上漲,公司面臨著不小的成本壓力。該公司副總經理關偉達說,為了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公司現在積極采購豆粕,避免斷貨。同時,尋求平時供應量大、信譽好的供應商提前備貨,以便鎖定價格。
“受市場預期影響,3月份至4月份進口大豆到貨量少、油廠開工率低、豆粕需求增加,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出現了上漲。”國家糧油信心中心首席大豆分析師張立偉說。目前,交通運輸恢復正常,疫情對飼料行業的影響減弱。國內養殖業逐步恢復,飼料需求上升,國內豆粕成交量開始增加,下游企業提貨積極,國內豆粕供應緊張。與此同時,疫情蔓延,特別是南美大豆主產區疫情蔓延,豆粕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國內豆粕價格也隨之上漲。現在豆粕期貨價格有所回落,但豆粕現貨價格仍然居高不下。3月底,沿海地區43%蛋白豆粕主流報價為每噸3250元至3350元,每噸價格比去年底上漲了400元至500元。
張立偉認為,目前我國大豆供求基本保持平衡,能夠滿足國內蛋白飼料需求。大豆是主要食用油和豆粕的原料,我國進口大豆20%加工成豆油,80%加工成豆粕。從國內市場看,2019年國產大豆產量1810萬噸,同比增加215萬噸。從市場看,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8851萬噸,同比增加48萬噸。其中,2019年從巴西進口5767萬噸,占比65%;從美國進口1694萬噸,占比19%;從阿根廷進口879萬噸,占比10%。
從來看,大豆供應充裕。據美國農業部3月份預計,2019年至2020年度大豆產量3.42億噸,同比下降4.7%;消費量3.5億噸,同比增長2.1%;期末庫存1.02億噸,同比下降8.4%。盡管大豆產量和庫存量都有所下降,但期末庫存仍然處于歷史第二高位。來源:食品伙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