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特色食材行業日趨成熟,在度過爆發期之后,業內迎來新一輪黃金發展期。
在品類發展上,由品類向品牌發展的轉變,為眾多企業提供了突圍市場的翹板;在尋求市場增量方面,市場精耕是業內企業遲早將面臨的境況,而有的企業則率先聚焦細分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營銷趨勢方面,基于新媒體平臺的情景式營銷為品牌的騰飛助力,讓企業成功收割流量。
趨勢1 機遇:從品類向品牌進化
以藕、筍、毛肚、鴨血、牛蛙、鮮腐竹等為代表的細分品類,從區域市場的小受眾到被其周邊地區甚至的消費者所追崇,爆發式增長的銷量讓整個產業鏈急劇膨脹,隨之而來的產品質量不穩定、供應鏈散亂等問題,為極速發展的特色食材行業敲響了警鐘。
其實,任何細分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從品類到品牌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中,既有無情的淘汰也有行業經歷整合之后的質變。在各細分品類快速發展的同時,一批企業率先發力,通過引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逐漸形成在細分品類中的占位。
在藕制品細分行業中,荷仙集團、華貴食品等企業通過成熟的產業鏈優勢,不斷推出創新性的藕產品,成為業內熟知的藕制品專家;在筍制品細分行業,以吉食道、勒竹鮮等為代表的品牌,通過引導竹筍行業的產品分類及升級,在筍制品市場逐漸占得一席之地;
在鴨副細分行業中,華英農業發揮自身產業鏈優勢,聚焦火鍋、鹵味等消費場景,持續推出“去骨鴨掌”“優鮮凍鴨腸”“鹵味鴨血”“鍋俠客”等創新產品,快速占領鴨副制品市場中的引導地位;在腐竹細分行業中,豆黃金開創性地推出零添加鮮腐竹,企業營收連續多年增長的同時,更是搶先在該細分品類中實現品牌占位。
我國特色食材品類眾多,除了上文提到的細分品類,還有豆干、兔頭、黃喉、牛舌、豬腦花、花生苗、鵝副產品、牛副產品等,每個細分品類都有誕生品牌的機會,而這也是成長型企業彎道超車的好時機。
趨勢2 增量無限,“吃透”細分領域
規模即將突破4.6萬億的餐飲市場,為各個細分食材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餐飲形式多樣,火鍋、團餐、中餐、快餐等餐飲細分行業對食材的需求都不盡相同,個性鮮明的特色食材可以通過深挖細分市場尋找增量。未來,只有深入餐飲市場沉下心來精耕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勝出。
豆黃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京寶介紹,隨著鮮腐竹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行業內很多企業都推出了鮮腐竹產品,雖然競爭在不斷加劇,但這是鮮腐竹行業由小做大做強的基礎。
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營養價值高、烹飪方式簡捷的鮮腐竹產品,在蠶食干腐竹市場份額的同時,更是將原本不會泡發干腐竹的年輕消費群體又籠絡回來,進一步擴充了腐竹的市場規模。
“聚焦消費場景和特定人群,逐一滲透細分市場是豆黃金多年連續快速增長的秘訣。”張京寶介紹。據悉,豆黃金梳理了國內百強火鍋企業名單,按圖索驥,截止到2019年底,實現了對100家火鍋企業的全覆蓋。
隨著火鍋食材精耕完畢,豆黃金逐漸開啟對中餐市場的開發。豆黃金鮮腐竹在中餐渠道中可以應用到涼菜、熱菜、煲湯等多種菜肴,方便靈活的鮮腐竹既為中餐客戶節省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中餐菜肴的營養價值,迎合了主流消費趨勢,目前豆黃金合作的中餐企業數量已接近30家。2020年,豆黃金新工廠將投產,為豆黃金鮮腐竹的快速增量提供充足的產能支持。
在C端消費市場,針對兒童、孕婦等對健康、營養更重視的細分人群研發產品,通過實現對特殊人群的消費引導,逐漸將目標客群擴大到大眾消費群體,是行業未來發力的方向。
比如,豆黃金鮮腐竹已進駐盒馬、京東等平臺并面向C端銷售。此外,很多豆類產品都含有一定量的豆類嘌呤,而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不能食用。豆黃金通過技術突破,在業內實現了“0大豆嘌呤”。
趨勢3 收割流量,情景營銷潤物無聲
隨著業內對特色食材的重視,越來越多細分品類被發掘的同時,眾多企業的入局也讓特色食材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同類食材中成功突圍,成為品類代名詞;如何將消費者的關注度轉移到自有品牌上,將是特色食材企業未來發展中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時下,社交媒體、短視頻APP等眾多傳播平臺,不斷打造出網紅食材、網紅餐廳,讓我們看到新媒體時代的傳播。這其中,較為常見的營銷方式即是情景式營銷,將企業品牌和產品有機融入到某一情景,無形之中將品牌信息、產品特色傳遞給受眾,能夠限度地收割平臺流量。
特色食材行業中的巴奴毛肚就感受到了網絡時代的傳播力量。2019年7月播出的真人秀節目《向往的生活》中,節目嘉賓譚松韻展示了巴奴火鍋底料和毛肚,通過黃磊、何炅等藝人的推崇,巴奴毛肚火鍋成功收割一批流量。
而節目之后“向往的生活”官微發起了“火鍋的靈魂是什么”的話題互動,得票數量多的是毛肚和肥牛卷,巴奴毛肚火鍋成功吸引了眾多網友關注,而之后就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看了向往的生活,來巴奴吃毛肚”的信息,并附上就餐照片,發起全民傳播。來源: 新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