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進入4月份,受市場大米漲價影響,國內稻米市場情緒受到提振,無論是現貨價格還是期貨價格均出現階段性震蕩上漲走勢。終端市場再搶“搶米潮”,居民屯糧意愿增強,大米市場短期走貨轉好,帶動加工企業加大生產,原糧價格水漲船高。為了有效調控市場,國儲粳稻拍賣提前啟動。
國儲粳稻拍賣提前啟動
4月10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布公告稱,從17日開始增加國儲粳稻拍賣。今年粳稻托市收購截止到3月末結束,時隔半個月,陳粳稻拍賣提前啟動,新陳交接時間縮短,發揮國儲稻谷調控市場的功能。統計入下:17日計劃拍賣收購價稻谷約217.2萬噸,包括早秈稻37萬噸,中晚秈稻120萬噸,粳稻60.2萬噸。跟前一周相比,投放量增加約97萬噸,增加的主要包括2014~2015年產中晚秈稻40萬噸,2014~2016年產粳稻40萬噸,2017~2018年產粳稻20.2萬噸。
從時間上來看,去年收購價粳稻于5月21日開始投放市場,今年投放時間提前了一個多月,從側面反映出政府緊貼市場、迅速反應,努力調控供應、穩定糧價的決心。從投放區域和數量上看,今年首次投放粳稻60.2萬噸,其中黑龍江22萬噸、江蘇12.5萬噸、安徽25.3萬噸、河南0.4萬噸。其中蘇皖地區粳稻投放量占比高達63%,糧源相對比較緊張的江蘇地區由于2018年沒有啟動粳稻托市,因此無2018年產糧源可拍,本次計劃投放的為2015~2016年產糧源,預計隨著國儲粳稻大量入市,將大大緩解區域糧源緊張局面。除了粳稻首次加入拍賣序列外,中晚秈稻拍賣也擴大了投放區域和投放量。2月份為了有效應對湖北疫情,中晚秈稻拍賣率先在湖北區域啟動,17日拍賣計劃中增加了2014~2015年產中晚秈稻投放量,投放區域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四川和江蘇等省。預計后期隨著國儲中晚稻投放量的增加,稻谷市場供應會進一步寬松,稻米價格預計很快會回落走穩。
受稻米市場行情轉好影響,國儲拍賣行情也逐漸走好。據統計,4月10日共計投放秈稻120萬噸,實際成交約12.5萬噸,成交率10.5%,成交均價2112元/噸。此次拍賣為2020年國儲稻谷拍賣成交量 高的一次,首次超過了10萬噸。截止到4月10日,2020年國儲稻谷累計投放1437萬噸,成交68萬噸,平均成交率4.8%,后期隨著國儲稻谷投放品種和投放量進一步增加,拍賣行情或將進一步好轉。
外圍漲價引爆市場情緒提振稻米行情走高
隨著疫情蔓延,部分東南亞大米出口國對糧食管控措施加強,大米出口價格持續上漲。據監測,截止到4月10日,泰國大米FOB報價為595美元/噸,環比漲88美元/噸,同比漲163美元/噸;巴基斯坦破碎率5%大米報價為440美元/噸,環比漲65美元/噸,同比漲82美元/噸。米價持續上漲影響市場情緒,這種情緒傳導到國內市場,引起居民恐慌性采購增加,尤其是江浙滬地區,短期大米走貨量大幅提升,帶動江蘇地區粳稻價格一周上漲超過200元/噸。4月上旬江蘇地區原糧緊缺,加工企業庫存消耗較快,普通粳稻價格大幅上漲至2800~2840元/噸,南粳等優質稻品種價格漲至2900~2940元/噸,區域價格上漲明顯。
除了現貨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之外,粳米期貨價格也出現階段性上漲趨勢。據監測,從3月中旬開始,粳米期貨主力合約2009開啟震蕩上漲趨勢,截止到3月30日,2009合約 高漲至3700元/噸,半個月時間粳米期價漲幅超過10%。后期隨著市場情緒的進一步釋放,粳米期價雖然出現小幅回落,但仍處于階段性高位。截止到4月10日收盤,2009合約收盤價為3554元/噸,較3月30日 高點下降146元/噸,粳米期貨總持倉量達到23839手。
受稻米價格上漲影響,糧油資本市場也出現異動表現。疫情引發糧荒等恐慌下的追捧,多家糧油上市公司近期出現股價上漲趨勢,以金健米業為例,從3月23日開始出現大幅上漲,截止到4月8日,12個交易日中股價出現9次漲停,從4.28元一路上漲至11.87元,漲幅高達177%。除了金健米業外,北大荒、京糧控股等多家糧食股上漲幅度也比較大,短期市場炒作熱情較高。
稻谷基本面供需寬松價格缺乏持續上漲動能
受“蝴蝶效應”波及,短期稻米市場漲價情緒濃厚,區域性、階段性的缺糧被放大到整個市場中,引起消費者恐慌性的大米,進而引發資本市場的炒作,但是市場情緒的發酵需要一個過程,風潮過后,稻米市場仍將回歸基本面。當前無論是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稻米基本面供需均呈現寬松局面。
市場上,從美國農業部4月9日發布的供需平衡表來看,2019/20年度大米產量4.96億噸,總供應量6.72億噸,總需求量4.90億噸,年度產量大于需求量,年度大米結余約0.06億噸,累積庫存高達1.82億噸,處于持續增加中。雖然總體數據較3月份均呈現不同程度下調,但是大米供需仍保持寬松局面,4月份大米庫存消費比仍高達37%,大米供應有保障。
國內市場上,據4月份發布的稻谷供需平衡表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稻谷市場總供給量2.113億噸,總需求量2.064億噸,年度結余0.049億噸,再加上上年結轉庫存量2.0395億噸,預計到2020年末,我國稻谷結轉庫存量仍高達2.0885億噸。
稻谷市場供給端十分寬松,國家手中掌握大量的稻谷糧源可以用來調控市場,尤其是粳稻庫存量占比,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去庫存都將是稻谷市場的主要問題。從消費端來看,稻谷是我國主要的口糧品種,受經濟形勢、人口增長及居民消費結構調整影響,今后稻谷口糧的消費將呈現逐步減少趨勢。供應寬松,需求有限,長期看,我國稻米市場價格缺乏持續上漲的動能。
新季稻谷生產形勢良好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8日,早稻育秧已完成98.1%,除浙江外其他早稻主產省育秧基本結束。早稻大田播栽已完成55.8%,同比快3.1個百分點。其中,廣東過八成,廣西、湖南均過六成,江西過三成。目前江南、華南西北部雙季早稻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期;華南大部處于移栽至分蘗期;海南局部已孕穗抽穗。雙季早稻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15%,82%,一類苗較上周減少2個百分點,二類苗較上周增加1個百分點。陜南、福建、四川盆地、云南等地一季稻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期,云南局地已經移栽返青。
預計未來10天冷空氣偏弱,長江中下游地區熱量條件轉好,利于早稻育秧;華南及貴州等地氣溫仍偏低,對早稻分蘗不利。農業專家建議長江中下游地區加強早稻水肥管理,促進恢復生長,低溫時段注意做好早稻育秧棚加固保溫;東北和西北地區應抓住氣溫回升有利時機做好整地備播工作,適時播種一季稻。
進入4月中旬,隨著各地學校陸續復學,大米集團性消費量或將有所增加,帶動大米走貨轉好。隨著政策性中晚稻大量投放市場,局部地區缺糧現象將會有所緩解,整體稻價或趨于穩定運行。長期看,國內稻谷庫存仍處于歷史高位,去庫存仍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稻谷市場的主基調。在稻谷市場基本面保持寬松的形勢下,無論是現貨行情還是期貨走勢,后市均難言樂觀。來源: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