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收購價稻谷大規模競價銷售開拍。由于當前2019年產稻谷托市收購量高于上年,導致新稻流通糧源有所偏緊,加上市場行情正處于升溫階段,走貨較快,加工企業利潤較好,首拍成交總體不錯。本次競價銷售共投放稻谷215.9萬噸,實際成交75.1萬噸,成交率34.76%。
舊稻成交情況好于新稻。2014年至2016年產稻谷成交情況明顯好于2016年至2018年產稻谷。據統計,上周2014年至2016年產收購價稻谷計劃銷售85.4441萬噸,實際成交68.9106萬噸,成交率80.64%,成交均價2208元/噸。其中,江蘇省2016產粳稻高成交價達2700元/噸,是所有年份和品種中成交價高的。2016年至2018年產收購價稻谷計劃銷售130.4966萬噸,實際成交6.1461萬噸,成交率4.7%,成交均價2549元/噸。
“舊熱新冷”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至2016年產稻谷性價比要高于2016年至2018年產稻谷。比如,2018年產粳稻和中晚秈稻的拍賣底價分別為2640元/噸、2520元/噸,加上出庫費用,均顯著高于2019年稻谷收購價,拍賣底價沒有優勢。而2014產中晚秈稻和2015年產早秈稻的拍賣底價分別為1800元/噸和1900元/噸,價格較低,在低端稻米市場中優勢明顯。
秈稻成交情況好于粳稻。在上周的收購價秈稻競價銷售中,2014年至2016年產秈稻交易十分火爆。其中,早秈稻投放4.0889萬噸,成交率;中晚秈稻投放40.2763萬噸,成交率99.44%;粳稻投放41.3789萬噸,成交率59.87%。
秈稻成交較好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秈稻收購價小幅上調,中晚秈稻與早秈稻的收購價分別較上年增加20元/噸,在拍賣底價不變的情況下,秈稻的吸引力相對增強;二是秈稻上市早,收購價預案于1月31日截止,結束時間較粳稻早兩個月,秈稻新糧更為偏緊;三是秈稻供求形勢好于粳稻,由于南方地區持續推進秈改粳,導致中晚秈稻面積及產量持續下降,如江西省2009年粳稻種植面積不過1200畝,2019年已增加到150萬畝。因此,中晚秈稻產量雖占稻谷產量的一半,但托市收購量卻遠低于粳稻,這也是今年國家提高秈稻收購價,刺激秈稻增產的主要原因。
稻谷拍賣呈結構性火爆。雖然上周稻谷拍賣成交情況較好,但總體上只能是結構性火爆。收購價稻谷競價銷售量較上年同類拍賣投放減少127.9萬噸,實際成交減少47萬噸,成交率下降0.75個百分點。2016年至2018年產稻谷成交率僅4.7%,說明在當前稻谷供應充足、收購價稻谷庫存龐大的情況下,稻米市場難以上漲。隨著稻谷出庫加快,后期稻米市場上行壓力將逐漸增加。
國家調控更加精準到位。本周競價銷售標的有所調整,收購價稻谷總投放量211萬噸,與上周相差不大,但受市場歡迎的2014年至2016年產稻谷增加46萬噸,其中早秈稻增加17萬噸,中晚秈稻增加30萬噸,粳稻基本保持不變,相應減少2017年至2018年產稻谷投放量。4月30日,2014年至2016年產稻谷投放量增加到143萬噸,較本周增加12萬噸,其中早秈稻減少2萬噸,中晚秈稻增加14萬噸,粳稻保持不變;2016年至2018年產稻谷投放量87萬噸,與本周相同。
國家對收購價稻谷投放數量和年份的調整,一方面,通過精準調控,向市場增加投放2014年至2016年產收購價稻谷,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要,起到平抑市場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成交水平,起到加快收購價稻谷去庫存的作用。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