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通運輸部消息,經同意,從2020年5月6日零時起,經依法批準的收費公路恢復收取車輛通行費。此前,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收費公路從2020年2月17日零時起免收車輛通行費。
結合當下的玉米市場,表面上來看高速恢復收費之后,玉米外運成本增加,從而推動終端玉米價格進一步上行。而實際上,綜合當下玉米市場供需結構的發展趨勢,上下游的供需預期以及政策糧拍賣落地在即等因素,高速免費模式的結束或將引發玉米市場迎來一輪較為明顯的調整,換句話說,進入五月份之后玉米價格或將加速“見頂”。
現貨價格不斷走高 下游承接能力有限
當下國內玉米市場期現兩市連續高企,市場看漲信心空前高漲。現貨市場,港口方面北方港口收購價2035-2060元/噸,廣東港口成交價已經上漲至2150元/噸;產區方面長春地區收購價已經上漲至1910元/噸,山東地區的終端收購收購價已經上漲至2240元/噸。總體來看玉米市場從月初至今漲幅已經高達100元/噸以上,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如此大的上漲幅度在往年同期實屬罕見。
那么對于下游企業來說,原料成本如此快速的上漲,其承接能力勢必要大幅下降。以山東地區淀粉企業為例,月初階段淀粉價格2510元/噸,玉米價格2030元/噸,理論利潤情況估算15元/噸左右;當下雖說淀粉價格已經上漲至2628元/噸,但原料玉米價格也已經上漲至2149元/噸,理論利潤情況估算為-4元/噸。不難看出,淀粉價格上漲的幅度遠不及原料玉米價格的漲速,進而造成了淀粉加工企業的盈利情況從月初至今由盈轉虧。而從淀粉企業的開機率情況來看,玉米網采樣調查的多家企業開機率已經從月初的85.3%下降至79.4%,客觀上也反映出了價格上漲給下游企業帶來的壓力不斷擴大。
反觀飼料加工企業,雖說在生豬養殖利潤的驅動下,養殖行業已經處于回暖復蘇的狀態,但結合實際數據---國家統計公布的一季度生豬存欄環比增長也僅僅只有3.5%,能繁母豬環比增速也僅僅只有9.8%。單從生豬養殖需求這一個角度來看,飼料養殖行業需求的恢復速度也是相對有限。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