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以來,江浙滬地區部分居民囤積大米潮成為江蘇稻米快速上漲的導火索。在這一波上漲過程中,原糧上漲領頭于成品大米的上漲,“稻強米弱”的現象一直伴隨著本次江蘇稻米市場的上漲過程。
沒有原糧庫存的加工企業為了保市場、保開工一直在追漲中苦苦支撐,隨著江蘇地區原糧價格的不斷提高,江蘇大米的性價比優勢逐步減弱,加工企業走貨速度逐步減緩。五月長假后,這種現象開始顯現,江蘇稻米市場或已悄然降溫。
一、托市陳稻谷拐點或已出現
多重數據表明江蘇托市陳粳稻拐點出現:一,從表一的成交情況來看,5月8日,江蘇市場出現成交率、成交均價環比雙降的現象(即使是投放數量增加導致成交率下降,但成交總量環比也下降近30%),尤其是成交均價降幅41元/噸,表明陳稻谷市場飽和趨勢顯現。
二,周邊安徽市場粳稻谷成交也出現拐點趨勢。雖然2016、2018年產粳稻谷成交均價一直在底價之上一點,成交率波動看不出趨勢,但成交率的2015年產粳稻,從4.30成交均價2385元/噸降至5月8日的2306元/噸,環比猛降79元/噸。
三,從江蘇市場托市稻谷的出庫速度來看,前三期成交的30.34萬噸,目前僅僅一半左右出庫,其中4月30日高價位成交的還有10.5萬噸尚未開具出庫單,未出庫數量有越積越多趨勢。后期成交的低價稻谷有可能出現踩踏前期的高成交價格稻谷出貨。
二、地方新稻谷、次新稻谷成交價趨穩
4月17日、4月21日、5月7日上海市、區地方儲備連續三場地方稻谷交易,其中2017年南方粳稻成交均價分別為2646元/噸(4.21日)、2661元/噸(5.7日),2018年產南方粳稻成交均價在2702元/噸、2714元/噸、2711元/噸,成交價基本穩定。
5月7日至5月8日,南方小麥市場連續多場稻谷交易出現流標現象,即使是2019年優質南粳系列粳稻成交價也只能穩定在3150元/左右,買受人理性入市,前期的追高情況不在。
5月7日江蘇市場底價2800元/噸的2019年嘉花稻谷也出現流標。
持續的“稻強米弱”現象終使強勢的江蘇新稻谷失去進一步上漲的動力,預計新稻谷將高位平穩,直至新的政策出現打破平穩趨勢。
據傳,托市稻谷底價政策將延續2019年政策,繼續采取順價銷售的方案。據此推斷,2017年產粳稻底價可能為2550元/噸,2019年產粳稻底價將為2650元/噸,其他年份的底價不變。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