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國內公路運輸費用大幅減少,貿易商積極入市收糧,基層玉米售糧進度加快。4月玉米價格連續(xù)上漲,基層新季玉米基本銷售殆盡,主產區(qū)基層余糧不足1成,貿易商收糧基本結束,黑龍江貿易商手里糧源在逐漸減少,但整體來看,貿易商囤糧居多,惜售看漲情緒升溫,走貨較少。
港口玉米庫存增加。截止4月20日,我國北方港口玉米庫存為386.00萬噸,周比減少4.22%,環(huán)比增加13.97%,同比減少11.97%;南方港口玉米庫存42.70萬噸,周比增加0.71%,環(huán)比減少8.96%,同比減少44.76% 。南北港口玉米總計428.70萬噸,周比減少3.75%,環(huán)比增加11.18%,同比減少16.89% 。
據(jù)天下糧倉網(wǎng)調查123家玉米深加工企業(yè),截止2020年4月24日當周(第17周)玉米庫存總量(含拍賣糧)在499.53萬噸,較上周的533.02萬噸減少33.49萬噸,降幅在6.28%。據(jù)調查119家玉米深加工企業(yè),截止2020年4月24日當周(第17周)玉米庫存總量(含拍賣糧)在469.53萬噸,較上周(第16周)的庫存500.42萬噸減少30.89萬噸,降幅在6.17%。較去年同期的724.07萬噸減少254.54萬噸,降幅在35.15% 。
2016年取消臨儲收購政策之后,臨儲玉米拍賣價格的角色也在轉變。2019年之前,臨儲玉米拍賣底價一度被認為是玉米市場價格下方支撐,而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底價抬升150-200元/噸,玉米期貨價格隨之拉漲。而由于“非瘟”發(fā)酵,需求預期落空,市場難以接受高價玉米,2019年玉米拍賣成交率僅為27.18%,成交量為2191萬噸,較2018年的1億噸大幅減少,臨儲玉米拍出的2191萬噸玉米多流向深加工。受此影響,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底價也就變成了市場玉米參考的價格高點。臨儲玉米底價的身份轉變主要是基于需求是否能夠支撐。目前臨儲玉米結余量為5000多萬噸,總量不大,對于玉米市場的沖擊量不大,這5000萬噸的臨儲余量也對于玉米市場沖擊力度有限,對于中長期玉米價格看漲的趨勢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目前市場主要是等待臨儲玉米拍賣底價及國內生豬復養(yǎng)的情況。拍賣底價及時間尚未公布。但市場有預期會較去年提升50元/噸至1800元/噸左右,如果拍賣溢價50-80元/噸,成交之初高價為1850-1880元/噸,到錦州港運費在40-50元/噸,算下來錦州港收購價格在1890-1940元/噸,仍然是貼水錦州港價格。如果是這樣,將會短期內對玉米價格形成一定利空影響,玉米9月期貨價格也有可能回至2000元/噸左右。來源:飼料行業(yè)信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