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夏季糧油生產形勢較好,有望獲得好收成,預計產量將保持在較高水平;收購量穩中有升,預計小麥收購量1400億斤左右、早秈稻200億斤左右、油菜籽240萬噸左右。收購價格將以穩為主。由于重點產區糧食庫存處于高位,有的市縣倉容偏緊,個別市縣倉容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
夏糧收購是全年收購工作的首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全力抓好夏糧收購工作,具有十分特殊的現實意義。今年國家繼續實行小麥和稻谷收購價政策,油菜籽繼續由地方政府組織開展市場化收購。
2020年小麥收購價預案執行區域為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省,執行時間為當年6月1日至9月30日。2020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變。
2020年早秈稻收購價預案執行區域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5省(區),執行時間為當年8月1日至9月30日。2020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1元。
為保障國家糧食,繼續實行并進一步完善糧食收購價政策,自2020年起對收購價小麥限定收購總量。根據近幾年小麥收購價收購數量,限定2020年收購價小麥收購總量為3700萬噸。分兩批次下達,第1批數量為3330萬噸,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數量為370萬噸,視收購需要具體分配到省。
初步分析,今年夏糧收購將繼續呈現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同步開展的良好局面。
一方面,當前小麥產需平衡有余、稻谷產大于需,加之政策性庫存充裕,供給總體寬松。在這個背景下,收購價格將以穩為主,預計普通品種價格將圍繞收購價格上下波動,部分地區啟動收購價執行預案的可能性較大。
另一方面,這幾年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市場機制作用得到更好發揮,不同品質、不同區域糧食形成了合理價差。特別是優質品種需求旺盛、購銷活躍,價格優勢明顯,比普通品種高出10%以上。四川、湖北等傳統油菜籽產區,積極打造區域品牌,小榨濃香菜油受到青睞,原料油菜籽價格也隨之上行,部分地區已達到每斤2.8元,比當年臨儲價格還高。
針對江蘇、安徽、河南等省倉容緊張的實際情況,有關方面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性糧食銷售力度,在糧源安排上向重點省份傾斜,今年以來小麥和稻谷已累計成交180億斤,是上年同期的3.4倍。二是各地加大倉房維修改造力度,統籌糧食儲備輪換吞吐等,加快騰倉備倉進度。三是進一步摸排社會倉容狀況,挖掘潛力。
同時,各地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拓寬融資渠道,多省建立健全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切實做到“錢等糧”。積極開展質檢、計量、統計、保管等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前整修收購場地,備足計量、檢化驗等儀器設備,保證收購工作需要。可以說,夏糧收購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秦玉云表示,目前小麥、油菜籽已有零星上市,夏糧收購陸續展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多措并舉,切實抓好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一是抓好“兩個收購”。一方面指導各地積極為糧食市場化收購創造條件,推動形成主體多元、渠道多樣、優糧優價的市場化收購新格局。另一方面嚴格落實收購價政策,發揮好政策性收購的托底作用,堅決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二是壓實“兩個責任”。督促地方落實糧食省長責任制,督促中儲糧集團公司落實收購價政策執行主體責任,確保國家糧食收購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三是優化“兩個服務”。增強為農服務情懷,讓農民賣糧舒心,讓企業收糧順暢。積極利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促進糧食提級進等,幫助農民賣個好價。積極采取訂單收購、預約收購、綠色通道、錯峰收購等方式,盡量減少農民排隊時間。積極拓展手機客戶端、微信小程序等功能,繼續推廣“互聯網+收購”,提高糧食購銷自助化、便捷化水平。積極發揮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作用,密切跟蹤市場形勢,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為企業經營、農民售糧提供信息服務。同時,加強對收購活動的監督檢查,發揮12325監管熱線作用,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好收購秩序。
四是確保“兩個”。夏糧收購期間,氣溫升高、汛期來臨,督促企業時刻繃緊生產和儲糧這根弦,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嚴格落實各項防汛防洪措施,自覺遵守“一規定兩守則”,及早發現、及時排除儲糧隱患。認真落實當地黨委政府關于疫情防控有關防護要求,進一步優化收購流程、簡化相關程序,合理安排作業,做好現場引導,還要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確保售糧農民和收糧職工的人身。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