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品上海”餐飲消費券有效帶動滬上餐飲消費熱潮。而在當下,“一人食”創新模式在滬上餐飲券悄然流行。業內指出,除了滿足食客的用餐需求外,“一人食”在帶動餐廳消費場景升級的同時,亦提升了餐廳的運行效率。
開辟餐飲消費新模式
“原先,白領就餐的選擇項里,按需拿取菜品的員工食堂均是以‘一人食’需求展開。如今,各個餐飲品牌爭相進入‘一人食’賽道,為白領就餐提供了更多選擇。”有食客如是表示。
在互聯網平臺和點評網站上,“一個人吃什么”的話題被推上熱搜。一人食燜飯、一人食烤肉、一人食鐵板燒、一人食拉面,都成為食客就餐的備選項。
“網紅”新商業地標鴻壽坊里,一家“孤獨的壽喜燒”因“一人一鍋的壽喜燒”模式而受到食客關注。有不少消費者對“一人食”模式給予推薦并表示,適合工作日就餐,而其圍桌的形式讓“一個人吃不覺得孤獨,多人就餐相鄰就坐也不錯”。如今,該店已在滬上多個地標商圈陸續開店,打開“一人食”新市場。
早期的回轉壽司就屬類似圍桌形式,沿著吧臺圍坐,一人或多人模式皆可。近年來流行的“深夜食堂”日式餐廳,僅有吧臺座位,成為單人就餐、或少數人圍坐的選擇,按需點單不浪費,滿足需求也不顯得孤寂。而部分以板前料理形式出現的餐飲業態,還能讓食客可近距離觀賞廚師精湛的烹飪技藝,沉浸式享受美食制作過程。
而當下紅火的火鍋,也開啟“一人食”模式。例如,大寧音樂廣場地下一樓,一家名為“農小鍋”的自助旋轉式小火鍋引來不少食客落座。平均客單價數十元,一人一鍋,菜品隨著轉盤輕輕傳送,可根據自己喜好來取用。而火鍋品牌“呷哺呷哺”也已推出一人一鍋的用餐形式,工作日“一人食套餐”不失為白領午餐的另一種選擇。早前,諸如海底撈、必勝客等餐飲品牌,也紛紛入局“一人食賽道”,開辟餐飲消費新模式。
適配當下市場實際需求
外賣平臺數據顯示,標注“一人食”標簽的商家,點餐率提升26%;預制菜小份裝銷量增長35%。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一人食”的聲量也在放大。
中國的“一人食”市場還在極速攀升。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一人食”市場規模達8000億元,2025年將突破萬億,復合增長率約為22%。
滬上餐廳打出“快樂就餐”理念。勞動報記者陸燕婷攝影
餐飲業內指出,“一人食”生意背后,不僅是消費習慣的變遷,也帶來餐飲行業的新思考。一方面,通過更多“一人食”的創新模式,來提升運營效率。因為“一人食”場景天然自帶“高效基因”,消費者用餐目標更明確、節奏更快。同時,“一人食”模式也帶動了餐廳消費場景的升級。
“‘一人食’模式,并非‘孤獨經濟’生態顯現,而是適配當下市場的實際需求。如今,‘一人食’也已超越‘果腹’的基本需求,升華為‘儀式感’的表達。”餐飲業內人士指出,當下,餐飲企業入局“一人食賽道”后,也讓更多就餐的消費者實現“從將就到講究的消費升級”。“一人食”豐富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也讓就餐獨處變成了更高級的自我享受。
來源: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