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上市以來,雖然市場化購銷較為活躍,但受托市收購減少、收購進度偏慢、賣壓沉重等影響,稻米市場弱勢小幅波動。進入農歷臘月后,大米備貨需求有所好轉,推動稻米市場小幅走強,但受新稻供應壓力同比大增的影響,預計春節前稻米市場走勢或將弱于往年。
收購進度偏慢 市場化購銷增
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稻5017萬噸,同比減少869萬噸。分品種看,湖北、安徽等14個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秈稻2664萬噸,同比減少132萬噸;黑龍江等7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粳稻2353萬噸,同比減少737萬噸。
元旦已過,春節將臨,經銷商大米備貨需求也將逐步啟動,推動大米加工企業增加對稻谷的收購力度。同時,農戶因還款和節日用錢需要,售糧意愿也將會提升,加上今年托市收購省份增加,預計后期稻谷收購進度將會有所加快,收購進度同比減少幅度持續擴大的局面預計將會有所改觀。
競價銷售收官 成交高于上年
由于2019年政策性稻谷競價銷售底價繼續大幅降低,并新設了專場銷售,政策性稻谷競爭力大幅提升,成交量也較上年大幅增加。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今年政策性稻谷累計成交1261.1萬噸(不含定向及劃撥),同比增加405.8萬噸,增幅47.4%。其中,早秈稻共計成交147.4萬噸,同比增加77.5萬噸,增幅達110.8%;中晚秈稻共計成交488.2萬噸,同比增加237.1萬噸,增幅94.4%;粳稻共計成交625.5萬噸,同比增加92.2萬噸,增幅17.3%。
2019年政策性稻谷成交大幅高于上年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家繼續大幅下調了競價銷售稻谷的底價,增強了托市稻谷銷售的競爭力;二是新設了專場稻谷銷售,進一步下調了儲存時間相對較長的政策性稻谷銷售底價,以滿足工業用糧和飼料用糧的需求;三是大米出口大幅增加,進口大幅減少,刺激了大米需求,增加了對低價稻谷特別是拍賣稻谷的需求。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