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飼料主要原料,大豆、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同樣與生豬等畜禽產品供應息息相關。受種植結構繼續(xù)調整影響,2019年玉米面積略減,但主產區(qū)氣象條件總體好于上年,玉米產量增1.4%。
受生豬產能下降影響,豬用玉米飼料消費減少,但肉禽等替代品飼料消費增長明顯,玉米飼料消費總體小幅下降。玉米深加工新開工項目增加,工業(yè)消費剛性增長。2019年玉米產需缺口在500億斤左右,但由于庫存水平較高,玉米供需關系仍保持平衡偏寬松的格局,市場運行基本平穩(wěn)。秋季新玉米上市后,華北、東北主產區(qū)價格小幅回落。
大豆方面,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大豆進口小幅下降,進口來源向巴西、阿根廷進一步集中,進口大豆市場供給有保障。據(jù)海關數(shù)據(jù),2019年1月-11月累計,我國進口大豆7904萬噸,同比小幅下降4.0%,其中自巴西進口占比67%。預計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能夠滿足生豬產能恢復后的豆粕需求。
由于我國國產大豆以食用為主,蛋白含量高,與進口大豆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兩個市場。據(jù)了解,去年我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國產大豆面積擴、產量增、品質優(yōu),新豆上市后加工企業(yè)、貿易商積極入市收購,農戶銷售進度快,市場呈購銷兩旺格局,價格穩(wěn)中有漲。綜合來看,2020年無論是國產大豆,還是進口大豆及下游豆粕、豆油,市場價格都有望保持基本穩(wěn)定。
此外,2019年稻谷、小麥生產一減一增,口糧總產量保持穩(wěn)定,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市場價格偏弱運行。新糧上市后,小麥、早秈稻、中晚稻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陸續(xù)啟動。12月份,晚秈稻、粳稻市場收購價分別為每斤1.20元、1.32元,同比跌6.3%和7.7%;鄭州糧食批發(fā)市場普通麥、優(yōu)質麥價格分別為每斤1.18元、1.24元,同比跌4.4%和6.5%。來源:食品伙伴網